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来皇宫济贫的 (第1/1页)
批量印刷的书册,其实是中空的。 翻开封页,就能看到纸张最中间,被挖了一个洞,里头...嵌着银元宝。 标准大小,市面上流通的银元宝,一个五十两。 一册书,不管大小厚薄,都只嵌了两个。 算起来不多,就一百两而已。 但是.... 文武百官们极有默契的一同翻阅书册,库府里没多少箱装的金银,而这种书到处都是,足有数万册! 造纸术是小皇帝在天统元年改良的,印刷术是小皇帝在天统二年发明的,都是惠及天下,流芳百世的东西。 结果你是用来做这种事的? 拿来藏银子? 片刻后,魏瑾开口,正常人都做不出他那种表情:“内帑金银和内务府记载,对不上。” 怎么可能对的上啊! 大乾这十年来,每年军饷开支四百万两,朝廷开支三百万两,地方州府开支五百万两,一年下来,抠抠搜搜也得花出去一千二百万两,而国库一年收入,也就一千五百万两。 每年国库能结余三百万两左右。 这不是小数目了,先皇在世时,国库空得能跑老鼠,咬着牙过日子,小皇帝登基后,最清廉的官员都胖了一圈,国库依然能跑老鼠,都是吃得膘肥体壮的硕鼠。 而内帑的钱主要来源是口赋,也就是人头税,但天统二年就废除了人头税,进账不会有多少。 可事实呢? 只是书册里的银锭,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一两百万两。 兵部尚书食指大动,两眼放光,暗自盘算:“国库的钱不能轻动,得走程序,各方审核评估,还要和户部扯皮对喷,很是麻烦,可要是能让陛下从内帑里调动银钱,今天调拨,明天就能挥师北上!” 武人生性悍勇,道理他们都懂,春秋连年战乱,百姓不堪其苦,新朝初立,要修生养息,但憋了十年,也该消消火了! 不过更多人还是怀疑。 “这钱...是陛下的吗?” “那贼人身负气运,又没发现丢了什么东西,会不会是特意来皇宫劫富济贫的?” 并不是劫掠皇宫,而是接济。 接济贫苦人家,小皇帝怎么看,怎么都像贫苦人家。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都不可能,但放在大乾,放在小皇帝赵政身上,完全可能发生。 前些年,有个老叫花潜入皇宫,想去御膳房偷吃的,看完小皇帝的晚膳,摇头走了,连夜扛来一只老虎,还留了半只烧鸡几百文钱。 这很合理,百官不由得陷入沉思。 “绝无这种可能。”魏瑾轻轻摇头:“那贼人与咱家一个照面,就走了,没那么多时间。” “会不会是先帝所遗?” 魏瑾拿起一锭银子,倒立在手上,露出底部的小字:“有内务府大印,入库时经过下头的官员核验,这边是天统三年入库,这边是天统五年....” 这个时间点,先帝骨灰都寒了,就算是死而复生,也做不出这种cao作。 有人不解:“有印字,说明经过了完整的入库手续,为何会与记账不符?” 内务府没必要做假账,在皇帝的内帑上动手脚,欺君之罪,诛三族起步。 而且太夸张了,百万两记成百两,就是熊心豹子胆一起吃了,也不敢这么玩儿啊! 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 小皇帝自己做假账了..... 他变了! 那个勤俭持国,以简戒奢,严于律己的小皇帝,变了! 他藏私房钱! 他欺骗感情! 掖着藏着干什么! 难道还怕被偷吗! 想到这里,户部尚书一脸古怪之色,偷倒是不至于,就是会找各种理由挪用。 对户部上下而言,国库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虽然国库充盈,但能花皇帝的私房钱,为啥要花国库的钱? 想了许久,他只能喃喃道:“陛下对自己太狠了....” 这勤俭持国就算是为了掩饰内帑金银而装出来的,也足足装了十年,十年里小皇帝过得如何,文武百官的心疼,都写在脸上。 “不对啊....” 户部尚书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库的入账出账,不会有问题,那么内帑的钱就不是从国库里挪用的。 可陛下废除了人头税,这些金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没想出个答案,就有个蓑衣卫小旗匆匆来报。 “诸位大人,不好了!国库遭窃!” 众人哦了一声,没动弹。 “看来那飞贼离了皇宫没走,直奔国库去了。” “国库钱粮满仓,每天轮岗的护卫严防死守,就算能入库府,也带不走半点东西。” “如果不是内务府遭窃,调动了一些人手,连门都进不去。” 没人在意国库的事儿,国库的钱又不会变多,反倒是内务府里凭空多出来的这些“内帑”,更加吸引人。 基本是国库一年的净收入! 陛下那么勤俭节约,要这么多钱也没意思,国家上下干什么事不要钱?得想法子让内帑补贴一二才是。 不过国库也不能不管,曹玉府礼貌的多问了几句:“有何损失?” 蓑衣卫的小旗惶恐:“并无遗失,那飞贼好像就是进来逛了个街,一会儿便走了,但查验出大量铁胎银!” 铁胎银,外表看起来锃亮耀眼,成色甚好,实际上就是表面涂了一层白银,里面全是黑糊糊的铁胎,不值钱。 “难怪身负气运,果然是个义贼。” 曹玉府已在瞬间想明白一切。 铁胎银在入库核验时,一定会被查出,而今国库里出现了铁胎银,肯定是户部内部出了内鬼。 飞贼先到内务府走了一趟,内务府再穷,也是皇家颜面所在,必然调动城内的蓑衣卫,以此吸引注意力,飞贼再借机潜入国库。 入国库的时间不到半炷香,时间长了,让蓑衣卫反应过来,配合城内大军结阵形成云气,一品高手都得脱一层皮。 不过飞贼并不是想偷盗,只是要以“贼”的身份出入国库,让官员重视,重新核验银子,检举揭发铁胎银。 这种事,还是要重视一下,曹玉府忽然发笑:“如我所料不错,那飞贼还留下了一样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