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内帑里有两个兵马俑,一个是金的,另一个也是金的 (第1/1页)
铁胎银是查出来了,那么是谁这么大胆敢贪墨国库呢? “飞贼留下一枚玉佩,是户部侍郎赵渠梁贴身之物。” “赵渠梁?” 呼—— 文武百官具是松了口气。 赵渠梁干的啊! 他们还以为是小皇帝呢! 国库有铁胎银,内库全是藏银,还没人发现,必然是朝中出了内鬼,一出一进,这不正好对上了吗? 没个三五年贪污腐败,绝对玩不出书里藏银的好手段! 万一真是小皇帝监守自盗,三观简直崩碎! 小旗官不明就里,义愤填膺。 侍郎! 户部二当家!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这等高官,将手伸到了国库,身为朝廷命官,为何还松了口气? 朝中沆瀣一气,已经到这种地步?? 你们对得起节衣缩食,饭都不敢多吃一口的小皇帝吗! “且慢,铁胎银?” 曹玉府的目光落在墙边的一排箱子上。 他走上前去,一一打开。 总共二十三箱,贴着封条,里面是正经入库的银子。 一箱一千两,总计两万三千两。 和内务府记载的藏银一致,是个比较正常的数目。 可是.... 国库的藏银,可以用涂了一层白银的铁胎伪装,内库的藏银为什么不行? 曹玉府拿起一锭银子,啪一下掰开。 百官有些懵,丞相在干嘛? 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虽然小皇帝藏私房钱,咱们也不至于把银子掰了吧? 拿去赈灾救民,或者充作军费征大漠下江南,不香吗? 反正没人想把银子留在内库,留着干嘛?是能钱生钱还是提升修为? 曹玉府又打开一箱银子,摸索着找着一锭银子,掰开。 卧槽??? 所有人只觉得脑中轰然一声,眼前的一切全都消失,只剩下满目金光。 这特么哪是银子啊! 金子! 外头涂了一层白银的金子! 人家都是拿铁胎冒充银子,你特么拿金子冒充银子? 户部尚书率先反应过来,钱啊!都是钱啊! 他也伸手拿出几锭银子,掰开。 金灿灿,亮瞎眼! 又有官员要上手,被曹玉府拦下。 “曹丞相,你拦我做什么?陛下内帑这么些钱,遭了贼怎么办?” “我们快些把金银清理好,做好账,也好替陛下分忧!” 曹玉府气机一展,护住所有箱子。 “曹丞相,这批银子内阁可不能独占!” 孔叔夜立即站不住了,吹胡子瞪眼,梗着脖子,不甘示弱。 大儒也不会嫌钱多。 有银子就能办学,多开科举,甚至补贴偏远地区的贫困学子! 曹玉府轻手轻脚的在箱子里搜了搜,拿出一个银锭: “除了第一个箱子是纯银锭,其他箱子里都有黄金银,但所有箱子的重量,基本相同。” 这时候众人也意识到不对劲了。 同等大小的金锭比银锭更重,核验时箱子重量不对,肯定会严查。 曹玉府小心翼翼将银锭刮开,一层一层,最后展露出其间真貌。 “空心银?” “不对...里面夹着什么东西?” 曹玉府将银锭内里的一张票据展开。 五百两的银票。 存取年月,钱庄印戳,一应俱全,相当严谨。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 钱庄是小皇帝在天统三年设立,大大方便了商人买卖,繁荣了商业,国库也是因为商业税,才充盈起来。 是啊,银票比真金白银更加轻便,易于携带,自然也就更好藏了! 文武百官哑然无语的同时,也在心底感叹小皇帝的心思缜密。 看看,藏银子都藏的这么有条理,空心银配上黄金银,加上普通银掩饰,重量就不会有问题! 户部尚书粗略算了算,伸手比出一个数。 三。 “估值三百万两?” 这里头有许多金子,一两金子等同十两银子,三百万两是换算后,以银为单位作数。 不过一般没人这么算,毕竟大乾一年的金量,也就四万两左右,更多是以金饰、奖赏为主,很少流通。 物以稀为贵。 兵部尚书喘着粗气,仿佛刚刚结束一场盘肠大战一样,掩饰不住的激动: “兵部只要这三百万两,老子亲自带人打到狼居胥山去,干他娘的!” 前些年,中原大地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赤地千里,好啊,那咱们修生养息。 休息了十年,缓过劲来了,半大的小屁孩儿,也都长大成人了。 现在有钱有粮有兵源,还不会影响到国库,为什么不打他妈的? “不慌。” 曹玉府很淡定的将目光放在门口的两个陶俑上。 后宫佳丽都懂得针线活,小皇帝的手艺活,也不差。 因为赵政崇尚节俭,公公们鲜少出宫采买,物件都是自己做。 前朝的木匠皇帝,那水平只能打下手,小皇帝不仅懂得木匠活儿,泥瓦匠、铁匠、金匠的活儿都能做。 像刚才的黄金银,没点金匠知识真做不来。 篾匠功夫也是一绝,编的草鞋一度风靡京师。 众人见到曹玉府望向陶俑,纷纷回忆起来。 记得这陶俑被称为兵马俑,当年先帝死后,一切从简,小皇帝不忍心,决定亲手塑形建模兵马俑,作为父皇的陪葬品。 孝心感动天地,还被传为佳话。 后来宫里时不时会多出几个兵马俑,都是小皇帝自己做的,大家觉得没什么,既是睹物思人,又是时时刻刻告诫群臣遵守孝道,同时利用先帝余威震慑那些仗着资历的老臣,还能为空荡荡的皇宫,添加些摆件。 银子里头能藏金子。 兵马俑里头,就不能藏金子了吗? 曹玉府伸掌印在兵马俑胸口,瞬时泥层脱落。 内帑里有两个兵马俑,一个是金的,另一个也是金的。 什么叫金碧辉煌啊? 麻了。 这可是真人大小的兵马俑! 黄金的重量约莫是人体的二十倍,哪怕这个人营养不良偏瘦偏矮,也得一百斤,换算成黄金,是两千斤。 半斤八两,这是三万两黄金啊! 虽说纯度可能不一定有金锭那么高,也绝对是稀罕物! 兵部尚书歪了歪嘴:“老子把东边的割据小国打下来,能找陛下求个兵马俑做赏赐不?” “黄金屋啊...黄金屋.....老夫这一辈子都用不完一只胳膊。”孔叔夜这种大儒都花了很久才缓过劲,问向魏瑾:“魏总管,金子做的兵马俑,这么重,内务府没察觉吗?” 魏瑾面无表情道:“陛下说是灌了铅。” 很合理。 铅本来就是祭祀用的,用在兵马俑上恰到好处,重量也差不多,再者,谁特么猜得到里头是金子? “诸卿看够了吗?” 赵政刚从黄金州跨海回来,听闻内务府出了事,连忙赶来。 望着翻开的书页,掰断的银锭,以及胸口金灿灿的兵马俑,他的语气相当平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