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1/1页)
自皇宫玄武门而入,便是内务府。 听闻内务府遭窃,一些相关官员匆匆赶到内务府。 大家脸上都是同样的神色,同仇敌忾。 谁不知晓当今陛下勤俭持国? 想都不用想,内帑里一穷二白,这也偷??! 好意思吗?? 人人愤慨万分,必要逮住贼人! 见到曹玉府到了,众人有了主心骨。 “曹丞相,你来算上一卦,看看是何人胆敢偷陛下的内帑!” “这点小事,就不用惊扰陛下了,我等为陛下分忧!” 曹玉府点头,先处理好,再上呈小皇帝,人都到了啥也不做等着皇帝再来发号施令,岂不是酒囊饭袋? “先去库府看看,找魏总管询问一二,到底丢了多少东西。” 众人了然,内务府老大就是大内总管,魏瑾,也是赵政的贴身宦官。 想到此处,群臣不由得皱起眉头,魏瑾武功不俗,后来大乾立国,去势入宫,借气运更进一步,只要在皇宫内,便是一品,放眼天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有如此高手坐镇,到底是什么样的贼人,能闯入皇宫,偷窃库府,甚至.....全身而退? “二品高手,身负气运,与咱家打了个照面,便走了。” 阴影背后,一个面白无须,眼窝深陷的老人缓缓开口。 “魏总管的意思是....” 这个瞬间,曹玉府脑中闪过无数可能,看似四海升平的,实则波云诡谲。 小皇帝改国策休养生息,让百姓们生活富足感恩戴德,但局势却比春秋乱世更乱,六国余孽、世家门阀、诸子百家、蛮夷藩国.... 身负气运四个字,就注定不是一般人,说不定,就是那些贼人的试探,甚至是对大乾皇室的威慑。 大乾皇宫,他们也可以说来便来,说走便走! “如此,便先清点内帑,再行捉拿贼人。” 一品的老太监留不住人,二品还会看星星的丞相没算出个所以然来,还是先清点损失吧! 大家各司其职,一些出身富裕的官员,还暗地里商量好,偷偷摸摸往内帑里塞些金银,就说是被盗的财物,补贴补贴小皇帝。 内务府下设有银、瓷、皮、衣、缎、茶,等六库,专门用来储存皇帝的私产。 自赵政登基后,瓷、皮、衣、缎、茶,五库皆空,本来就没什么东西入库,又不让上贡,偶得财物,堆放在银库就够了。 放眼望去,偌大的银库如果不是站满了官员小吏,绝对冷清。 最大的物件,是门口一左一右,等身高的陶俑。 哪个皇帝的内帑,不是金玉玛瑙,奇珍异宝,不可称言? 自家小皇帝的内帑,五库只余一库,就这,架子上还都是不值钱的书籍,只有角落里有十几箱皇银,入库时间,还是标着天统二年。 八年前入库的银子! 进来时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分文未动! 他们的小皇帝,日子真是太苦了,想着就心酸! 不管抓不抓得着人,肯定先把这窟窿填了! “这书....看着有些年代了,应该是陛下的珍藏,咱们小心些。” 小吏们先检查了一遍箱子里的皇银,没发现问题,便去整理书架。 正要上手,人群里一个老者拿出与面相完全不符的速度,瞬时从小吏手中拿过书册,极力平缓颤抖的双手,生怕把书碰坏了。 “孔祭酒,你怎的....” 国子监祭酒,儒家二品,还是孔门嫡传,这等德高望重之人,怎做出了如此有失风度的事情? “前朝的孤本啊!” 孔叔夜小心翼翼的翻开封页,再度确认了一番:“前朝大贤的《劝学集》!还是手抄孤本!!” “前...前朝?” 便是曹玉府都愣了一下:“孔公所言当真?” “怎做得了假!”孔叔夜激动地面色涨红:“当世仅有一册,就藏在孔府!” 而后竟是红了眼眶:“老夫幼时顽劣,不慎沾了油污,怎会认不出!” “嘶....” 小吏们瞠目结舌,如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原地。 一百年前春秋大乱,六国分地而治,前朝灭亡,前朝传承三千年的皇室内帑不知所踪,一些古玩字画鲜有存世。 这意味着,哪怕单纯当做古玩,也是极为了不起的东西。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还是孔叔夜所说的孔府。 所谓的孔府,可不是孔叔夜自己家,而是源远流长的圣人府。 能被圣人府奉为珍藏的书册,自然不会是寻常之物。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这一页被老夫幼时沾了油污……” 孔叔夜轻轻念着书里的词句,感受到了文意,竟发觉卡了三十七年的二品境,有所松动! 修胸中一口气,气机到了,念头通达了,便能入品。 曹玉府感受到这丝不同寻常的气机,笑着道:“恭喜孔公!我大乾苦等一品久矣!” “呼——” 孔叔夜轻舒一口气:“破境之事急不得,还是先清点好库府所藏,抓住飞贼!” 众人眼前一亮! 对呀! 一册孤本,就让孔祭酒摸到一品门槛,这儿还有那么多书呢! 曹玉府觉得有些奇怪:“陛下的内帑中,怎会有前朝孤本?” 孔叔夜轻轻放下书,摇头不解:“这册《劝学集》乃无价之宝,老夫观其余书册,也多为珍品,但陛下登基时就下诏,禁止臣下贡献奇珍异宝,那应是先皇所藏。” 曹玉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想不明白,只能暂且认可了孔叔夜的猜测。 小皇帝连祭祀都从简,登基至今十年,从未大兴土木,车驾舟马,全是先皇所遗,时不时还补贴国库,不太可能偷偷投入大笔钱财,收藏这些典籍。 “诶?” “这几本书,怎么是一样的?” “上面是原本,下面都是印刷本,根本不值钱。” 不少官员又心疼起小皇帝来。 看来什么前朝孤本,也就是最表层的几十册而已,应该是小皇帝用来充门面的,内帑多寡也能代表皇家颜面,偌大的库府,总不能啥也不摆空荡荡的吧? 于是小皇帝就用批量印制,平民百姓都可以随意购得的印刷本充数,再在最上层放些孤本,至少看起来舒服多了。 “可为什么这么重?” 一个小吏管不住手,发现手中的印刷本比原本重得多,翻开书册。 啪叽,有东西掉在地上。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孔叔夜的胡须都在颤抖,幽幽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