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吃货乐园 (第2/2页)
”的,也就是因为瞅着“张大勺”的面子才来的。 结果呢,虽然落在了清真食堂。 可一看洪衍武安排得确实不错。 这里人人对他都挺重视不说,关键是待遇和工作环境出奇的好。 说好了,带两个徒弟,每日半天班儿就能拿三百。 这一点不累啊,可比公家拿勺子喂骆驼强多了。 而且“北极熊”是什么地儿啊 尽可随意用人造冰降温,没普及空调的年代,没有比这儿的厨房里更舒服的了。 连夏天都不热,还能拿大盆打鲜汽水喝呢。 于是这样的诚意下,艾师傅待的挺美。 居然又主动帮着引荐了从西安饭庄刚退下来马师傅。 这位师傅可了不得,不光会做地道的羊rou泡馍,哪还会打烧饼和酱牛羊rou呢。 敢情想当初,这位马师傅最早是在“门框胡同”里“复顺斋”干。 艾师傅和“张大勺”都知道,那是原本是一家传自“康熙”年间的买卖。 论酱牛rou,货真价实的京城的头把交椅。 烧羊rou才比“月盛斋”稍逊一筹。 只可惜后来一解放,人家跑了,不干了,这家老铺也就没了。 而马师傅也因为这个,后来就去了牛街打烧饼,再后来调到了“西安饭庄”。 说白了,人家是一肩挑三门,打烧饼,羊rou泡馍和酱牛rou都满可以的。 这下好了,人家一来,艾师傅不但有了伴儿。
从此“北极熊”的职工们也有了喷香的“烧饼夹rou”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别看一个“烧饼夹rou”卖四毛钱,赶上四两rou价儿了。 可一天二十五斤羊rou,二十五斤牛rou,还有五百个“吊炉儿烧饼”,居然不够厂里卖的。 洪衍武更是见天得预定二十个,带回去给洪家和水家分,当第二天早点。 所以这份口福就连餐厅的顾客都没戏,再舍得花钱没用啊,连见都见不着。 不过艾师傅的烤鸭倒是同样的惊艳,把餐厅的顾客全震了。 很快就餐厅中午的销售额就被这道大菜给带上去了。 一天四十只烤鸭很少能剩下的。 说白了,艾师傅单日给餐厅创造的效益就能顶得上他一月工资了。 剩下的全是餐厅白赚。 所以对这件事,原本还略有微词杨厂长也没话说了。 等再一真正尝过烤鸭,杨厂长更是乐眯缝眼儿了。 很欣慰的接见了艾师傅,最后留给洪衍武就一句话。 “你放手去做,我看这事儿你办的挺好,不要对别人的议论有什么顾虑。咱们搞食品的,不专精饮食怎么行这也是工作需要嘛。” 而得了“圣旨”再往后,那还用说嘛,这就更热闹了。 “功德林”擅长素菜的许师傅、赵师傅。 “都一处”的烧麦大师廖师傅。 “五芳斋”擅长鱼虾菜的王师傅。 “淮阳春”专精苏菜的何师傅、任师傅。 依次都被“张大勺”给请了来。 为此,洪衍武那是得意非常,高兴至极啊。 不但专门挪地儿、归置,开辟了素菜厨房和南菜厨房。 他还有意真正请艾师傅坐镇,以清真食堂的班底,对外开个正式的清真馆儿才行。 好嘛,瞅瞅吧,一个餐厅,竟然有大小四个厨房顶着,不下七八位的名厨主理。 这有荤有素,有南有北的,还有清真馆儿。 普天下除了这儿,恐怕再也没这么奢侈的餐厅了。 “北极熊餐厅”的买卖自然又火上了另一层的境界。 这下包间都得提前三天预定才行了,门口的汽车也只能霸占大马路的地方了。 两头儿班儿则彻底改成早晚班儿了。 中午川鲁带清真,晚上素菜带南菜鱼鲜。 而且就因为中午晚上不一样,还净有主顾跟这儿吃一天的。 说真的,也是多亏有个资本雄厚的大厂顶着,有杨厂长这样的好领导扛着。 洪衍武才会尽兴发挥,造就出如此的人间奇迹,吃货的乐园来。 重返1977 重返197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