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吃货乐园 (第1/2页)
当然,有些问题不可不虑,团结必须得摆在第一位啊。手机端https:// 所有办这事之前,洪衍武优先考虑的,就是“张大勺”、庞师傅和苟师傅的感受。 他自知必须得把这三位大拿的思想工作做通才行,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于是,他就试着和庞师傅和苟师傅先商议了一下。 主要的谈话方式,是他先跟这两位大师傅点明这件事会带来的丰厚利益。 洪衍武坦诚相告,说服务公司今后打算在餐饮服务方面进行多元化经营。 除了以“北极熊餐厅”为样板、为基础,开设分店。 以“熊师傅”品牌为基础,发展“泡面食堂”以外。 还会以大食堂为基础,发展各类便民快餐业务。 像如今他和两位大师傅在外做的私活,“东华门夜市”和个体户的外餐。 还有跟服务公司合作的“主食柜台”、以及“餐厅特价菜”。 虽然都属于快餐范畴,但市场太散碎了,也太小了,是“非主流”。 而像旅游景点、商业闹市区以及交通枢纽才是最需要快餐,市场最大的地方。 这要一天卖出几万份儿那是多少钱前景无限宽广啊。 而且“北极熊”还有个独到的优势。 那就是等到大北窑“北极熊”的新工厂运作起来。 必不可少的一次性餐具,就能实现自主生产了。 眼前呢,又拥有一个和龙口村合作经营“石花洞”旅游景点餐饮业务的好机会。 那么唯一阻碍他们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就是大食堂的人力资源不够了。 要照他想法,至少扩充百人采购。 还要盖厨房、单辟出一个快餐部来。 至于他要聘请的那些名厨,主要是为了丰富经营种类和交流技艺的考虑。 说白了,跟他带回来的几位山西面食师傅一样,是客人。 应差纯粹是暂时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不干了。 报酬上可能会高些,可那不是工资,应该算作传艺的费用。 人家不拿分成,也没有庞师傅和苟师傅的外快啊。 所以他希望两位师傅能理解并配合,并把他们手底下最好学的人安排来学艺。 他完全可以保证,大食堂内部和今后的快餐业务永远会是庞师傅和苟师傅说了算。 不得不说,洪衍武这话说的透彻。 利益、情分、面子全囊括其中。 尤其是这“客人”二字洪衍武说得好。 庞师傅和苟师傅这么一听,哪有不放心的 虽然他们心知,大食堂的几个骨干学好了本事,没准儿今后就不归他们管了。 可人往高处走,他们也不好拦着人家上进啊。 何况洪衍武说了,大食堂一招就是上百人。 真如此,他们的权力反倒增大了,足以抵得上那几个人的流失了。 而且要知道,他们二人如今都已经开始奔十万元户去了。 各自的手下也都跟着吃香喝辣。 这都是拜谁所赐啊 所以他们对洪衍武的每一句话就没有不信服的。 毫无迟疑的就答应下来。 只是“张大勺”那儿就有点不好说了。 老头儿各色、眼高,还把小厨房视为自己的禁地。 最不乐意的就是引外人来。 不过洪衍武也有他的办法。 为解师傅的心结,他一是说可以要给新请的师傅安置他处。 二是请谁不请谁,都由“张大勺”说了算。 而且还答应给老爷子涨钱,让他永远拔头份。 这样一来,“张大勺”不但许了,还挺积极呢。 因为他找来的,自然和他对脾气。 这是既得好处,又有面子,还能舍人情,他干嘛不干啊。 对洪衍武就更合适啊。 因为不说“张大勺”知道谁有真本事,他请的人绝对不会有滥竽充数的情况。 另外,老爷子勤行里的面子也大。 洪衍武请不来的人,他就能给请来。 像首先第一位,“鸭胡”的真正传人。 那位“又一顺”会做真正清真烤鸭的艾师傅,就成了首位受聘的厨师。 人家去年退了之后就不想再“出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