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封门窗  (第2/2页)
,勉强过的冬。    今年用塑料布,要比去年强些,至少更挡风了。    爷俩先去仓房,把夏天拆下来的那床棉被找了出来。    又把这扇要散架的木门拆下来,摆在院子里。    看着这扇木门,熊贵清觉得太寒酸了。    他太想跟老爸说,换一扇新的,我出钱!    可他不敢。    咬牙忍忍,以后再说!    熊长禄让儿子跟他一起拉扯着棉被,摆正铺在木门上,然后才拿来塑料布铺在棉被上。    “这样就不透风了。”    熊长禄说道。    “爸,这样行吗?”    “行,咋不行?”    熊长禄指挥着儿子,两人在四边用木条子裹上塑料布,直接压在棉被上。    然后就是叮叮当当的一阵敲打。    在棉被外面覆上了一层塑料布。    钉上棉被的门板重了很多。    爷俩费了些力气才把房门装上。    拉上房门,果然室内的冷风消失了,原本不太严实的房门,有了棉被的遮挡,也不漏风了。    “这下好了。”    熊长禄满意的夸赞道。    “爸,棉帘子呢?也挂上吗?”    棉帘子是东北人家过冬时必备的东西之一。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挡风。    像熊家的入户门,除了钉上棉被外,在里面的门框上,还要挂上一床棉帘子。    进客厅的房门也要挂上一床。    厨房这边是没有房门的,所以不用考虑。    “先不挂,再过几天吧。”    现在虽然降温了,可还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挂早了屋里温度高,蒸汽也放不出去。
    爷俩又拿着剩下的材料,去厨房的后窗子忙乎了一阵。    一阵叮叮当当之后,长条形的窗子也封上了。    老妈余秀华对这个窗子满意得很。    她连连称赞,说这是最亮堂的厨房了。    以前她这个窗子是用小棉被封死的,只有到了夏季才拆下来透气的。    可见这个差距太大了,难怪她说好。    钉完了门窗,熊家的晚饭也上了桌。    今晚的菜是白菜炖土豆。    就这样的菜,也不是想吃就有的。    也必须等到秋后收了白菜土豆才有的吃。    至于大家想象中的什么反季节啊,什么大棚蔬菜啊,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出现。    不过,在农场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菜园是搞过大规模冬储菜的。    可惜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废弃了。    就在熊家的东边和南边,就有废弃的大菜窖。    “喝一个?”    熊长禄破天荒的提出喝一杯。    家里还有点剩酒,熊贵清给老爸满上。    “你也倒上。这一年不容易,也要入冬了。”    老爸的意思,熊贵清明白。    只要入了冬,家里的猪就能卖了。    卖了猪就有钱了,家里就会松快不少。    至少饥荒能还上一部分了。    也难怪老爸心情好。    余秀华见丈夫高兴,也跟着说道:“是啊,没想到贵清这猪养的还不错。”    她偷偷看了熊长禄一眼,见丈夫微笑点头,她就继续说道:“明年要是再养几头,咱家就缓过来了。”    “嗯,终于看到希望了。”    熊长禄滋溜喝了一口,吧嗒吧嗒嘴,意犹未尽。    一家人正吃着饭,外屋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熊贵清!”    有人喊了一声。    熊贵清一听是于慧勇的声音,赶紧起身,打开了客厅的门。    于慧勇走了进来。    “来,来,吃点。”    熊长禄喝了酒,话也多了。    “不吃了,叔。”    于慧勇跟熊长禄打了个招呼,转头对熊贵清说道:“明天给你拉豆秸,你找找人。”    “明天?”    熊贵清一愣,明天的计划是扒炕。    “没事,我们找人。”    熊长禄见儿子犹豫,赶紧答应。    “那行,我就先走了,今天要变天了,再不拉就没机会了。”    于慧勇说道。    他也是没办法。    豆收这几天也是忙。    本想着往后腾几天再给熊贵清拉豆秸,谁想竟然变了天。    自己答应的事不能不办。    所以他摸黑来通知熊贵清,找人拉豆秸。    于慧勇走后,熊贵清跟老爸说道:“明天不是扒炕吗?”    “不影响,不行就晚一天呗,也不差这一天。”    熊贵清一想,也是。    扒炕拖一天也行。    现在熊家爷俩还差一个。    难道还找于洪刚?    “他有空吗?”    “应该有吧?他家不拉豆秸?”    老妈说道。    “我去问问。”    熊贵清放下筷子,准备去于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