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封门窗  (第1/2页)
    熊贵清到家就抱着豆包和塑料布往屋里跑。    外面的气温真的下降了,已经到了冻手的地步。    老妈在厨房蒸着馒头,满屋子的水蒸气让她变得朦胧。    “妈,我回来了。”    “外面冷吧?”    “还行,老弟应该到了。”    熊贵清把豆包放下,小家伙蹦跳着往厨房里跑,对当家女主人的马屁是要随时拍的。    “妈,塑料布买回来了。”    “是吗?你先弄着,一会儿我来跟你一起钉上。”    “嗯。”    熊贵清答应着,抱着塑料布进了客厅。    把塑料布放在炕上,他翻找起了家里的尺子,然后出去量窗子的尺寸。    其实,陈江给的材料是够的,可他还是要再量一次,做到心里有数。    塑料布的大小不能跟窗子正好,而是要大些。    这是为了卷边用的。    塑料布要钉在窗子上,四边需要裹在小木条上,然后再钉在窗子的四边上。    这样四面的拉力就会相同,蒙在窗子上的塑料布才会平整。    以前的东北,每到冬天就得糊窗户纸。    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把窗户玻璃四边的腻子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抹上腻子,把玻璃封住。    再找来废旧报纸,裁成五公分宽的纸条。    用白面打好浆子,刷在纸条上,把纸条粘在各个窗棂上。    这样一根窗棂的两边玻璃边缘就会被糊住,这就起到了防止窗子漏风的作用。    可在冬季,风雪很大,有时候这窗户纸就会被风吹掉,漏风了。    冬天是没办法补的。    还没糊上浆子就被冻硬了。    所以,这事一般都是在十一前后做。    最近几年,农场开始流行用塑料布代替窗户纸了。    主要的原因是塑料布透光性好。    以前糊窗户纸的时候,家里黑乎乎的,玻璃只有一小块透光。    现在用塑料布后,整个窗子都是亮的,只要家里的柴火跟得上,再加上阳光照进来,说是温暖如春也不为过啊!    为此,农场家家户户有钱没钱的都开始用塑料布了。    还在糊窗户纸的已经很少了。    像熊家去年还糊报纸呢,今年熊长禄也张罗着用塑料布了。    熊贵清按照量好的尺寸,留出足够的卷边,就用剪刀裁了塑料布。    把南向两个窗子的塑料布裁好,他又量了入户门的尺寸。    正忙着呢,老爸抱着几根三米长的木条子回来了。    “咦?爸,你咋回来了?”    “这不是送条子回来嘛!”    熊长禄把长条子拿进客厅,放在一边。    “裁好了?”    “嗯,差不多了,还有厨房那个小窗子没量呢。”    “小窗子不用量了,剩下的都给它用了,不用裁了。”    熊贵清一听,眼前一亮,是啊,裁下来的塑料布也不够干啥的,还不如用上呢。    “正好,咱爷俩把窗子钉上。”    客厅里都能听见窗外的风声呜咽。    呼呼的冷风一股股的往屋里钻。    “走。”    爷俩拿着塑料布和木条子出了屋。    就着屋里的灯光,在外面还是能看见干活的。    豆包跟着他们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熊贵清去仓房拿来了锯子,老爸拿着木条子比量着窗子,接过锯子就锯了起来。    四根木条子锯好,爷俩先裹上一边的条子,一人扶着,一人拿钉子钉。    随着砰砰砰的敲打声,一面的木条子裹着塑料布钉好了。    两人又拿着木条子去裹对面的塑料布。    然后绷直了,把条子按在窗子边的木边上。    砰砰砰,又是一阵敲打。    钉子把木条死死的钉在了窗子上。    然后是上面,最后是下面。    塑料布在条子的紧绷下,被绷得紧紧的。    完成了一个,爷俩又钉下一個。    钉完,两人进屋看效果。    刚才客厅里还能听到呜呜的风声,如今已经小了许多。    那一股股的冷风也消失不见了。    “还是塑料布好啊!”    老爸熊长禄满意的点着头。    老妈也过来看稀奇。    “啧啧,就是亮堂。”    虽然现在外面已经看不见啥了,可老妈还是觉得通透。    冷风一阵阵的刮过,塑料布上下鼓动,可它再怎么肆孽也只能在外面呼啸,根本就进不来。    “明天扒炕!”    熊长禄趁兴说道。    “爸,你不去上班了?”    “今晚我夜班,明天回来扒炕。”    态度很坚决的样子。    “行,要提前准备啥啊?”    熊贵清问。    “啥也不用。”    三人在屋里欣赏了一阵劳动成果,爷俩又去封门了。    熊家的入户木门是好几年前的。    由于变形,已经关不严实了。    不仅如此,变形之后,挡板的缝隙也变大。    去年冬天是在门上钉上了一床棉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