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2页)
即使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手持一根插着柚子的竹竿,跟着他们冲进废弃仓库的场景。柚子上插着十几根点燃的香,是充满煤球味的黑暗中唯一的光亮。随着不断深入,大家的脚步逐渐放缓,在一阵令人窒息的寂静后,便仓皇而逃。在月光之下,重整人马,便又冲了进去。如此反复,便是我三十年的人生。在随波逐流中奋不顾身,又在进退失据中溃不成军。 大学毕业时,我就决定要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却由于内心深处的自卑,难以直面人生中的许多事情,迟迟未能动笔。也曾想过如托尔斯泰般把自己藏进不同的主角之中,但不知道这一生能否像他一般摆脱生存与人性的束缚,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如此宏大的写作。这一生,如能完成一部自我认可的小说,于我而言已是万幸。所幸让我遇见了一个能让我直面过去的爱人,方才写下了以上那段文字。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人生中第一部小说,也有可能是仅有的一部小说,应该是与《安娜卡列尼娜》或是《人生的枷锁》类似的作品。动笔后发现,或不太可能。人生常常事与愿违,写作只有信笔而书。如果最后也没有一个结论,或许就是时至今日,我对人生最大的结论。 我出生于寒冬。那一年应该下了雪。长辈们说,以前的南方也是常常有雪的。屋檐上挂满了冰条,想个办法敲下来就能吃。我所记得的人生中第一场大雪就把我的雨靴给盖了大半,走路时得格外小心,不然会把雪弄进鞋里。每走一步,都觉得自己从雪地拔出了一根萝卜。mama给我买了厚厚的毛线手套,红色的,上面还织了小动物。我的手受不得寒,一到冬天就会拥有一双沙包大的拳头。后来,为了写字方便,就另买了一双黑色的,可以露出手指的手套。到大学前的十几年间,我尝试过各种治冻疮的方法。用白萝卜或者老姜抹上一点茶油,在火上烤热后贴在手指上;用辣椒灰烧一盆热水泡手等等。事实证明,长胖最为管用。 我的出生对mama而言,并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怀胎十月,我是一个晚产儿,出生时足有八斤多。由于无法顺产,在产床上的mama被爸爸扇了一巴掌。奶奶说,一个女人连生孩子都不会,要了有什么用。剖腹产后,mama也没有受到太多婆家的照顾。爸爸在乡镇工作,奶奶觉得太累没几天就回了叔叔家。后来,外婆过来了。mama在月子里常常自己用冷水洗衣服,身体一落千丈,年过四十就体弱多病。 出生后不久,由于爸爸工作的缘故,家就搬到了乡镇,常年住在乡政府的宿舍楼里。我能追忆起的最早的片段,是在一片广袤的田野。那是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跟着一些邻居家的孩子。我在奔跑着,就如在梦境里,周围的一切都很模糊。也许,这本就是一个梦,只是我误以为是真实的。后来,mama和我吃完中饭后说起了以前的事,就提到我有一次跟着邻居的小孩跑了出去,家里找了我很久,都以为我丢了。可能就是那一次吧。据说我回来后,爸爸想要把我狠狠地揍一顿。当时曾祖父正好来我家,用自己年迈的身子把我护住,才幸免于难。不过,我直至高中都常挨爸爸的揍。爸爸打人是会打头的。我长得不高,最后在高考时没能考上想去的南京大学,都应该与此有关。爸爸工作调动了好几次,家也搬了好几次。在乡镇的最后一个家是我唯一有印象的,院子里有很多的柿子树,到了季节,爸妈就会去摘一些青色的回来,放在石灰里催熟。雷雨之后,围墙周边会长出很多“雷公屎”,是当年家里唯一能吃到的野味。我还曾跟着哥哥jiejie走过桥去乡小上学。老师很喜欢我,说我很听话,准许我坐在教室后面旁听。 进城之前的记忆,多半是真事与梦境掺和在一起的。我的记忆深处有人头悬挂于水坝之上的画面,多次向爸妈求证,都说没有这事。另外,还有一个被僵尸追赶的梦曾反复出现。这段记忆的结尾,我跟着一个jiejie走在长着小草的泥巴小径上,说着一些道别和挽留的话。她没有理我,自顾自地走了。 进城那一年,我六岁,正是入学的年纪。房子是mama公司分的,面积总共不到五十平。从外往里走,依次是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我的床就放在客厅门的左边,紧靠着窗户。窗户的玻璃贴上报纸,用来防止外人的窥视。老式的床离地很高,下面被mama塞满了纸箱和鞋。动画片《四驱兄弟》正火时,我从柜子里翻到mama藏好的钱,买了一辆玩具赛车,就藏在了床下的纸箱里。被mama发现后,挨了狠狠一顿揍。我的床边放了一件沙发,包着黑色的人造皮。靠背有光面和皮包的两面,光面是龙凤呈祥的图案,可以翻转,算是冬夏通用了。坐垫有两层,来了客人,把上面那层翻开,用两张板凳顶住边角,就成了一张够两个人挤着睡的床。沙发过去就是占了整面墙的浅绿色柜子,包裹面板的铝箔后来脱落了,露出里边刨花板的材质。 为了采光和通风,客厅与卧室之间的门常开着。即便如此,卧室里依然很黑。和床并排放的是一个三扇门的橘色衣柜,如今还在家里,中间是一面残缺不全的全身镜。靠着厨房的那面墙,放着一张三个抽屉的书桌,有段时间电视机就放在上面。我坐在小板凳上仰着头,看完了《四驱兄弟》《数码宝贝》《葫芦娃》和《黑猫警长》。书桌上方的墙留了几个洞,是房间重要的光线来源,却也成了老鼠进出的密道。 往厨房里走,迎面而来的是放在木桌上的灶台。灶台背靠的墙面上方也有一排矩形洞口。灶台左侧是砖砌的蓄水池,mama买了一个带盖的红色大水桶放在里边。那时的橱柜是杉木做的,没有涂油漆,也没有打木蜡油。地面没铺瓷砖,是一层凹凸不平的水泥,常有积水。橱柜的四个角在污水的浸泡下,由浅木色变成了黑色。慢慢地,整个橱柜都仿佛能压出水来,稍微用点力都会散掉似的。橱柜边就是卫生间的入口。严格来说,没有茅坑,应该算淋浴室。但地面有个下水口,外边就是水沟。半夜不敢去外边的公厕时,我就在这里方便,完了用水把屎尿冲走。某一年的夏天,还有一条蛇从下水口钻了进来。家里买了洗衣机以后,也放在了卫生间里。厨房和卫生间之间是没有门的,爸妈买了一张灰色的布用铁丝挂在那里,洗澡的时候就放下。 整个家属房区由三面两层的房屋围成矩形,另一面建了四米高的围墙。后来,我常常在屏幕上看到那个大门的款式,圆拱、白墙、铁门,圆拱的中间是一颗略有褪色的红星。白墙也有脱落的地方,露出里边青灰色的砖。铁门更是锈迹斑斑。进门左手边有一张石砌的乒乓球桌。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同学在早自习之前,把两张课桌拼起来打乒乓球,被老师告到了爸爸那儿。爸爸下班回来,把我从乒乓球桌揍回了家里。在这个三十多米的距离,我成了整个家属区的焦点。从那以后,我整整一个多月没脸去打球。乒乓球桌过去一点,有一口水井。mama常常来这里打水洗衣服。我当时看他们把桶放下去,用手一甩就能打一桶水上来,觉得特别神奇。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在mama和邻居的交谈中听说了她临盆时的不幸,以及我作为长孙所受到的冷遇。 左边这排房子的尽头有一个拱门,走进去就是公厕。地面是石砌的,就是不太干净,蹲位上常有令人作呕的排泄物。男女分开,一左一右,各有四个蹲位。蹲位之间用砖砌了一米来高的墙作为阻隔。到了夏季,里边臭味冲天,蝇声盈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