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此生无悔入中华(全书完) (第3/3页)
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 “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 “年老之后,尧考虑到年纪已大,就想寻访贤人带他治理国家。这时,四方诸侯之长向尧推荐了舜。舜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于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尧就将位置传给了舜。” 上古之时并不是所谓的家天下。 他们传位的方式,那就是禅让。 也就是谁有贤德,谁就当这个族群的首领。 所以后面历代帝皇想要得位的时候,最为仁义的,也就是禅让。 虽然这个禅让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禅让。 “舜观察了北斗七星,列出了七项政事。于是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的事,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群神。随后,舜到东方巡视,到达泰山,举行了柴祭。对于其他山川,都按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祭祀,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 当讲到这里之时。 一众看客无数不解的难题,通通在这时全部得到解开。 原来。 早在尧舜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了四时,也制定了历法。 甚至,还会懂得用闰月。 而到了舜的时候,却是更进一步。 统一了音律,度,量,衡…… 这其实就是中华最早的大一统思想。 接着。 陈凡继续。 舜过来,则是禹。 唐尧传给禹,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 “在舜年老之后,舜感觉自己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将帝位传给了禹。这个禹,就是之前讲过的大禹治水的禹。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用时13年,禹治理了天下洪水。后来,舜就将位置传给了大禹。不过,大禹不仅仅治水有功。在他继位之后,他进一步修编了历法,将寅月称之为正月,也就是一月。与之同时,因为他治水的足迹行走了天下。于是,他就将华夏分为九个地方,这九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我们的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讲到这里。 陈凡突然问了一句:“华夏为何一体?” 台下。 所有人皆是一震。 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之前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 如果是之前。 他们会说。 华夏应该是经历几千年不断发展而来,所以成为一体。 但现在。 他们却是发现。 自己错了。 不但错了。 而且错的非常离谱。 当知道大禹定九州的典故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 异口同声,众人回答:“华夏,自古一体”。 …… 写到这里,大白这部《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此结束。 其实之前是准备多写一些近现代历史的。 不过很多内容也不太好写,所以有不少内容都简化写了。 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多。 但总体来说,大白还是比较满意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 大白也算是将五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化,也给说得比较详细了。 特别是写到后面。 大白更是激情燃烧。 华夏何为一体? 华夏自古一体。 最后。 大白想说一句:“此生无悔入中华,来世还在种花家。” 谢谢大家。 我们新书再见。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新,第368章:此生无悔入中华……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