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此生无悔入中华(全书完) (第2/3页)
概是公元1000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出现。 直至后代一众先贤的增添,尚书得以成型。 虽然许量并不知道尚书讲的是什么。 但仅凭一句,上古之书,他便知道这部书的价值。 而且。 他感觉。 这部书可能远远比他想象当中的还要震撼。 一念至此,许量立即给陈凡打了一个电话。 “陈凡老师,我是许量,听说您回来了。” “许主任,你消息灵通啊。” “陈凡老师,之前就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可你都关机了。” “主要是不想被打扰。” “听说您准备开讲尚书。” “是的。” “陈凡老师,要不到我们央视讲?” “呃,这个,有些赶不过来吧,毕竟,你们的节目也排满了。” “什么排满了,只要你来,你想插到哪个时间点就插到哪个时间点,你想到央视几套就几套。” “真的?” “必需的。” “那1套,黄金时间,晚上20点。” “没问题。” “OK。” 陈凡点头。 许量问道:“陈凡老师,有需要安排的吗?” “之前典籍里的中国舞台还保留了吗?” “保留了,一直为你准备着呢。” “那就应该不需要太多安排了。” “那行。” 一个星期之后,陈凡来到了央视。 与之同时。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篇,也开始了他的排练。 …… “陈凡老师,我感觉,今天这场尚书,绝对要爆。” “爆什么爆,不要太激动,一会还要演出呢。” “知道,陈凡老师,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典籍里的中国一众演员激动不已。 激动的是,他们参与了这样的一个节目。 更为激动的是。 他们明白。 这一场节目,必然能产生巨大的轰动。 至于原因。 那就是。 尚书。 他不只是上古之书。 而是中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古老的文化来源。 通过这部书。 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才是华夏,什么才是中华民族。 …… “兄弟们,央视1套,还等什么?” “早就在了。” “哈哈,还以为你们守着快抖呢。” “切,我早就知道央视1套会来截胡。” “陈凡老师的课,央视就算是花再大的代价,也必需拿下。” “那必需的。” 此时。 万众看客无比的期待。 当然。 还有现场的一众嘉宾。 比之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 虽然此前几期典籍里的中国也非常的火爆,现场也来了一众知名学者,等等。 但是。 今天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分明看到一些大佬的存在。 …… “还有3分钟,陈凡老师,一会您上场。” “嗯。” 后台。 一众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时间来到8点,陈凡从后台缓缓出现。 迎接陈凡的,则是漫天的掌声。 “很高兴能与大家再次相见,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尚书。有人问,什么是尚书?” “尚书里的尚通上,上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这个上古之书古到什么时代呢,传说,是从周公开始制定。但时间实在是太久太长了,最早版本的尚书早就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 “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 “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陈凡刚解释完。 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 这位儒者,正是伏生。 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 随之而后。 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 …… “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 画面当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