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我那么大的徽钦二帝呢?没啦! (第2/4页)
着弟子门人起兵造反的准备了,原本打算在齐鲁之地开始的。结果,修为还没恢复呢,计划还没开始呢,就听到了哲宗驾崩,简王登基的消息。然后老夫一查朝廷邸报,才发现端王已经自尽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孔丘。 “人算不如天算,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吧。” 看着论坛之上,诸位玄门道友们激烈的讨论,吕不韦笑了笑,便将最近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说了一些。 “诸位道友,事情就是这样。如今简王登基,他继承了兄长哲宗的遗志,要立志改革大宋,革新天下。” “虽然徽宗、钦宗确实是昏君,但哲宗却是大宋朝少有的敢放权、敢用人、有作为的君主,而简王如今有我和师兄辅佐,不久之后,诸位道友也可前来辅佐简王,到时,大宋在我们的改造之下,必然不会重蹈覆辙,天倾之祸,也必将化解……”——吕不韦。 “说得很好听,可是老夫看了宋史之后,对于大宋朝的官家已经不信任了。如今的老夫,看到这些无耻文官就想要造反,就想要把他们的脑袋给摘下来。” “所以,让老夫辅佐大宋朝的官家,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证明简王是个明君之前,老夫是不可能辅佐他的。” 说到这里,墨子顿了顿,他接着道:“最重要的是,老夫已经不信任天下间任何一位君主了!在老夫看来,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天子,天生的便是祸乱天下之源,他们就是万恶之源!” “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君主的一举一动,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扪心自问,诸位道友难道不这么觉得吗?” “出现了一个徽宗、钦宗那样的昏君,天下直接就被带到沟里了,这样的后果,实在是太过可怕,这父子俩比明英宗还要可怕、可恨,明英宗的时候,至少出来了一个于谦,力挽狂澜,击败了也先,拯救了大明朝,可徽宗、钦宗,不仅仅连累了大宋,还导致了诸夏陆沉,实在是罪不可赦!” “而若是出现一个明君,表面上看起来会国泰明安,但是这样的明君,能保证自己时时刻刻都处于明君状态吗?” “今日诸位道友可以依靠着明君的支持,改革大宋,那么明日,当明君消失之后,昏君就可以一个念头,再次改变大宋,让大宋重新堕落。这样一来,大宋的好坏,天下百姓的好坏,就全看君王一人,这样是不对的。百姓们是无辜的,他们不该受这样的折磨、痛苦!”——墨翟! 可以因人成事,那么就可以因人坏事。 将天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安危,甚至是诸夏的安危,全都寄托在一个君主身上,这是墨子所无法接受的! 这就是墨子所表述的核心想法,看到这个想法,众人反应不一。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中立的。彼此争论不休,很是热闹。 想了想,墨子接着道:“当然,老夫这么说,不代表老夫一定会坚持造反。老夫会留在民间,观察几年。同时,保留带领百姓造反的可能,倘若……” …… 看着论坛之上的争论,卫鞅神色不变,吕不韦却忍不住有些担心:“师兄,你就一点儿也不怕吗?就不怕大好形势,被诸位道友给败坏了?他们若是一心造反的话,防不胜防啊!” 卫鞅直接摇了摇头:“只要我们能把大宋治理的很好,那么九成以上的道友,都不会直接造反。此外,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制度,专门用来收买诸位道友,与他们分享大宋发展的红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我们形成一套可靠的制度,来分享好处,来拉拢诸位道友,他们一定会蜂拥而来。” “说到底,绝大多数道友之所以对大宋很反感,其中一半以上的功劳,都在靖康之耻上,都要归咎于徽宗、钦宗,可如今这两个罪魁祸首都已经死掉了。” “在大明的时候,姜橘都能在开局不利,发展远逊于阖闾的情况下,勇猛精进,用大规模分封诸侯来吸引诸位道友。” “最终,在诸位道友的帮助下,她成了殷州始皇,史诗成就的拥有者,实力、地位比起阖闾道友只强不弱,甚至隐约间和王太师、孔丞相、秦国公并列。” “偌大的殷州大陆之上,至少有上千位玄门道友,加入了她所开创的齐国,成了她的封君。虽然这种关系并不牢靠,也没有老师和弟子间那么稳固,但是人多啊!”卫鞅是真的很羡慕啊。 一千多位玄门道友啊! 如今玄门诞生才不过十年,整个天下所有的玄门成员加在一起,即使加上那些从大明朝降临现实的英杰,也绝对不到一万位,可是殷州就超过了一千位,这样的影响力,着实让人羡慕。 孔子的儒家,如今都没有一百位成员,墨子的墨家,如今才将将一百位成员,道家数目最多,但道家本身就只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联盟而已,没有一个统一的话事人。 …… 登基了,成官家了,可是,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官家呢? 简王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然后便叫来了卫鞅,表达内心的疑问。 至于章惇,他忙着呢,他可是独相,如今先帝故去,新皇登基,大事小事都得丞相处理,所以也就不在身边。 而吕不韦则是开始搭建少府的构架,开始建设最原始的少府,启动资金就是第一批、第二批一百套房子售卖而来的八百万贯中的四百万贯。 接下来,吕不韦需要一边建设少府这个直属于官家的部门,同时还忙着拍卖第三批、第四批房屋的准备,此外,还要为少府找到利润来源之处。 唯有可持续发展的少府,不仅仅可以自我运转,还能产生大量利润的少府,才能长久存在。否则,要是一直靠朝廷接济,那少府天生的就弱丞相一头,若是一直靠天子接济,那少府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所以,吕不韦也很忙。 这样一来,也就只有卫鞅有空给简王解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