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_第二十七章:听懂掌声(还是四合一)(继续求月票)(章尾有调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听懂掌声(还是四合一)(继续求月票)(章尾有调查) (第2/4页)

老臣愿意承担责任,即使事后老夫被追责,被士绅们报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听懂掌声!

    啪啪啪啪啪啪啪……

    ……

    “左都御史,你呢?”

    闻言,李邦华不紧不慢,一步一步的来到了王诩的面前,然后摘掉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又朝着北京的方向拜了一拜。

    “今日,老夫的话,在某些人的眼里,或许是疯癫的,但老夫还是要说。”

    亲手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之后,李邦华就放开了:“早在李闯第一次攻占洛阳之时,老夫就曾私下上书陛下,建议陛下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都监国。”

    “连续数日,都没有得到答复。老臣再次上书,请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宁国二府,让他们拱护两京。这一次,陛下终于动心了,可是却被给事中光时亨阻止了。”

    “当老夫收到闯军百万大军,即将入京的消息时,便直接带着御史部门中还有勇力的御史一起上城防守,抵抗敌人,哪怕是死,也要死在抵抗闯贼的路上,也要死在包围京师的过程中!”

    “所以,后来丞相匡扶社稷的那一天,老夫正带着御史中的有勇力者巡查城墙呢。等到太子南狩之时,丞相主动找到老臣,希望老臣能带一些忠臣良将保护太子南狩。老臣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这一路之上,老夫坐着镇海公的海船,从天津到东宁岛,再从东宁岛登陆松江,而后沿着长江一路逆流而上,来到南京。”

    “这一路上,老夫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想,好好的大明朝,怎么就到了今日的地步?我大明,究竟是何时变成今天这样的?”

    “然后老夫就开始回忆,回忆太祖高皇帝之时大明朝的模样,然后就找出了一份大诰,开始翻阅。接着,老夫回忆成祖年间,大明朝的模样,然后是……”

    “最后,老夫回想起了十六年前!那一年,陛下登基,老臣官至兵部尚书,然后老臣就开始整顿京营,先是从勋贵那里,要回来了数万被他们索要过去当奴隶的京营兵,然后,又对着名册,一个一个的检查,直接砍掉了上万空额……”

    “可惜啊,老夫只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干了一年,就被御史弹劾去职了。若是让老夫继续做下去,老夫起码一年整掉一万空额,十年下来,能给朝廷省多少银子?但老夫还是去职了!”

    说到这里,李邦华自嘲一笑:“估计若是老夫不去职,就该成为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死在任上的兵部尚书了,死于刺客刺杀?不过我大明的文官都是要脸的,即使老夫真的死于刺客刺杀,史书上也不会这么说,史书上只会说,崇年某年某月,兵部尚书李邦华积劳成疾,死于任上。”

    大明朝从来不缺真正有本事的忠臣良将!

    历史上,李邦华真的整顿了京营。仅仅只是第一年,他就从勋贵那里抢回来了上万被他们当做奴隶的京营大兵,并削减了上千兵额,然后他就被撸掉了官职!

    历史上,他也真的在李自成占据陕西之时,提出了太子南狩的建议!

    历史上,他也在北京陷落之时,自尽身亡,以身殉国。

    看着眼前慷慨激昂的李邦华,王诩心中便不由得叹息一声:大明朝真的缺少能人志士吗?大明朝真的没有能人了吗?

    眼前的李邦华难道不是大明的忠臣?他难道是一个没有能力,没有魄力的庸人?

    还有已经殉国的卢象升、孙传庭,哪一个不是忠心且有实力的高级文官?

    可他们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大明就像是被诅咒了一样:有实力、有能力的忠臣良将,必不得好死!

    “多谢太师听老夫唠叨这么多,下面老夫就说说,这些时日以来,老夫的收获。大明到了今日,原因有很多,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的原因,我这个当大臣的,都不适合说出来。”

    “不过,李某也学习了许多丞相开创的新儒理念,所以,今日还是可以说出来的。君主是有错的,陛下也是有错的,历代天子都是有错的。当然,历代以来的大臣、勋贵、宗室,也都要为大明朝今日的局面负责。”

    “不过,如果追究责任的话,就太复杂了,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所以今日,老夫只提建议,只提想法。”

    “老臣的想法是,组建一个新的税务部门。”

    “我大明朝,由于种种原因,民间很富,朝廷很穷,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合理的!”

    “而如今,北方追随太子南狩的文官勋贵足有三万之数,这么多人,必须要给他们安排位置。”

    “所以,老臣的想法是,以这些北地官员、勋贵为主体,征召大明朝的进士、举人、秀才为官,共同组建这个税务部门!”

    “这个部门不需要小吏,全都是官儿!”

    “秀才为最底层的税务工作人员,为税务部见习成员,九品官!”

    “举人为中层税务工作人员,为税务部正式成员,八品官!”

    “三甲进士,来了就是七品,为税务部精英成员!”

    “在此之上,还有六品的税务部主事、五品的税务部司长、四品的税务部侍郎、三品的税务部部长。”

    说到这里,李邦华冷笑一声:“往昔之时,那些税吏都只是小吏而已,所以举人老爷、进士官儿们不当回事儿,打了也就打了,税吏还敢还手不成?”

    “可从今往后,他们都是官儿!非读书人殴打读书人问题很大,可读书人殴打读书人,那就只是读书人的内部问题。传出去,也是个雅事。”

    “此外,还需要朝廷给出规定,税务部拥有必要时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权利!”

    “这个部门,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兵力,可以武装收税,可以拥有自己的火炮,必要时,直接拉着火炮去炮轰那些偷税漏税的豪商、士绅、勋贵、高级文官、进士、举人!”

    “为了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老夫建议朝廷效仿江南士绅,用他们激励女织工的法子,进行计件式奖励。”

    “税务部门,底薪只发最低的每天三个馒头一碟咸菜。想要钱,那就去查,那就去收集其他人偷税漏税的证据!”

    “每办理一起偷税漏税的案件,其中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