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逆袭芳华_第220章 找个中间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找个中间人 (第1/3页)

    ,重生之逆袭芳华

    时代在不断向前迈进,现在流行的一些行业和方式,在几年后或许就会成为过时的产物,但当这样的行业和方式方兴正艾之际,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行当,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而盛极一时,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销声匿迹,犹如燃烧殆尽的火焰一般,刹那间归于沉寂。

    2006年的夏天,还处于网络端的时代,移动端的风口尚未到来。

    线上经济尽管已经展露出了极强的势头,但是线下的实体始终不会消亡。即便是线上经济最疯狂,线下实体哀鸿遍野的时代,也注定了不可能完全抛弃线下实体。很多实际体验,是线上永远达不到的。

    老王主打的商业综合体之所以能够红了十几年,也并不是毫无道理。

    这也是马光明一开始主张开设商业综合体的一个原因。

    跟很多人不同的是,马光明开设大明广场的宗旨,还是尽量地不要依靠资本在短时间内取得量上的优势,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拿下一个地方之后,再谋求下一个目标。

    这一发展战略跟大明外卖网站的方式截然不同,也是让大明集团内部一些人看不懂的地方——同样的大明集团下属的产业,何以外卖网站就可以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融资去获得扩张的本钱,而大明广场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只有少数几个人明白,外卖网站是线上经济模式,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开疆拓土,尽可能快地占据国内市场,才能避免竞争对手依托资本的力量吞并击败自己;而大明广场则是线下经济模式,收益虽然稍低,但体量太大,极速扩张的话会带来太多的隐患,一旦步子大了,资金链出现一丁点的问题,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前世马光明见识过,某个大佬据说身家两三千亿,只不过因为资金链上出现了三五亿的漏洞,一下子就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此刻如果有人肯拿出三五亿来施以援手,这个大佬能够立马缓过气来,照样是千亿富豪;

    反之,在关键时间节点上,谁都不肯伸出援手,这三五亿元的资金,就足以扳倒一个千亿帝国,让这个看上去巨大无比的城堡在一瞬间轰然倒塌,成为一堆灰烬,成为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以在大明广场的布局扩张上,马光明一直不肯冒进,宁可走慢一点,也不愿担负太多的风险——迄今为止,阳江大明广场已经是集团旗下全资产业,安州城北也将在一年内还清银行债务,城南在两年内实现自有。

    即便是安东的产业,也会按照既定计划,在短时间内跟银行贷款划清界限。

    现在,第四家大明广场瞄准了最为关键的地方景江市,首要的也是确保安全。

    能够得到谢林军这样的人物在景江市支持,会安全很多。

    按照一般惯例,谢林军半年后接任景江市市长职务,再过两三年,或许还能更进一步,成为景江市的一把手。

    这样一来,起码可以确保大明集团在景江市的产业三五年的稳定发展,而不需这么久远,景江市的大明广场就可以还清银行债务,成为集团旗下的固定资产。

    即便是将来卡产业混不下去了,有了这四五家庞大的产业,马光明都基本可以确定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

    所以听到孙希宁说到景江市的常晓平来了消息之后,马光明立即把跟唐豆闲聊的心思扔到一边,忙问道:“怎么说?”

    孙希宁嘿嘿笑道:“常晓平说,近期谢林军将带队到阳江进行考察,重点考察阳江的新区建设和服务业产业。”

    马光明顿时明了,这就意味着,之前商量的办法,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强。

    谢林军是从阳江出来的,调任景江而已,他升任到别处之后,带队回到阳江来调研考察,一方面是为了衣锦还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将带一些自己在阳江的资源去景江,也是向景江人表示自己的实力。

    张爱东的新阳房产公司是谢林军的资源,大明集团旗下的产业,未尝不可以是。

    而且,根据常晓平所说,谢林军重点考察阳江的新区建设和服务业产业,那么大明广场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点。

    阳江新区尽管框架铺开,新的行政大楼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考察团对,要看的是整个新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各项配套设施,新区商业当仁不让。

    之前马光明给常晓平的建议是,制造舆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大明广场是谢林军引进的——现如今就已经开业的情况来看,阳江的大明广场是唯一一家,也是发迹于阳江的商业综合体。

    到时候,找个中间人再牵线搭桥,或者趁着景江市考察团队来访之际,跟景江市的发改部门联系上,直接打着谢林军的旗号,也就做实了这个项目是谢林军的成绩。

    算计来算计去,马光明都觉得有些累,但不管怎么说,都在没有得罪谢林军的前提下,实现了布局景江市的计划,这样算来,累点苦点都无所谓了。

    做生意哪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己方轻松就成为伟业的。

    “那就让老姚把安州的事务先放下,他亲自去阳江一趟,负责好这次景江市考察团的接待,尤其是关注一下景江市发改部门的领导,最好要到联系方式。”马光明赶紧吩咐道。

    孙希宁点点头:“好的,我也觉得还是老姚亲自过去稳妥一点,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过去。”

    “这样的事情,有老姚就可以了,你如果出马的话,那这事基本就搞定了。”马光明笑道。

    孙希宁笑了笑,反问道:“你不是要回阳江吗,你不去吗?”

    “我就不去了,我在外面浪荡了一个月,是时候回去补补课了,要不然明年连个大专都考不上。”马光明挠挠头,笑道。

    他说的是老实话,偏偏孙希宁听来,觉得是凡尔赛,笑道:“你还要考什么大学啊,我都觉得,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