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传_第六章 朝天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朝天阙 (第2/5页)

像,但是这本兵书他也早已拜读过不止一遍,他实在是不明白窖生为何把这么一部早已刊行天下的兵书搞得如此神秘,却又不好对窖生说什么,只好点了点头道:“这是本不错的兵书。”

    窖生看出李如松的疑惑,于是说道:“大人,您把这本书翻到最后的第十五卷。”

    李如松闻言一愣,因为自己对这本《纪效新书》虽说没达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却也早已烂熟于胸。自己清楚记得一共只有十四卷,何来第十五卷呢?于是依言把书页向后翻去,翻到最后,果然见到书页上赫然写着“第十五卷”,不免大惊,抬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窖生。

    窖生挠了挠头解释道:“简单来说这是一本仅存的秘本,多出的第十五卷是由戚帅亲笔撰写的,内容好像是记录了诚意伯刘伯温的后人口述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一段话,好像和什么刘伯温所著的《百战奇谋》有关,我只知道这些。”

    李如松闻言大惊失色,要知道彼时大明立国已历两百余年,而这本《百战奇谋》便是开国传奇刘伯温一生心血的精华所在,却在刘伯温逝世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一桩悬案,甚至很多人都怀疑这本书是否真的存在,而此刻这本书却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如何能不震惊?

    是李如松赶紧细看那书上的字迹,不禁惊呆了,原来窖生刚才所言不虚,这字迹确是戚继光本人所写。因戚继光和李成梁数年来多有书信往来,李如松自然对戚继光的笔迹再熟悉不过,一眼便能认出。

    李如松此刻心中疑虑更甚:这本书是从何而来?眼前这个小子究竟是谁?又是受何人所托将此书交与我?联想到之前李如柏描述窖生曾一掌隔着头盔将一个蒙古军官的头骨击碎,其内力之深可见一斑,而他此刻若开口询问估计也不会问出实情。他转念一想自己和窖生结识时间虽只短短数月,但其间几次遇到危机时他都不顾自己性命舍身救人,料想应该并无歹意,自己稍加留心也就是了。不过这本书如果真和刘伯温那本《百战奇谋》有什么关联的话自然事关重大,自己如何敢私藏,还是先把这书的来历搞清楚再说。

    想到这,李如松点了点头问道:“你能告诉我这本书是从哪得来的吗?”

    窖生知道事关重大答道:“这本书是戚继光戚帅亲自派人我爹,我爹送给将此书托我交给你的。”

    李如松盯着窖生,良久才问道:“你能把整个的来龙去脉详尽说给我听听么?”

    窖生仔细回想了一下,答道:“据说是台州大战前夕,诚意伯刘伯温之子刘璟的嫡传后裔亲自到军营里找到戚帅,由其口述、戚帅执笔记录的。”

    李如松越听越惊:“台州大战?那岂不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为何从来没听提起过呢?”正在这时,忽然有贤良寺的僧人在外敲门并说道:“李总兵,有位公公来传旨意。”

    李如松一听不敢怠慢,连忙穿戴整齐才示意窖生开门,见屋外一个年纪轻轻、眉目清秀的宦官站在门外,宦官见门开了以后便踩着小碎步迈了进来,他看了李如松和窖生一眼然后温和地对李如松说道:“敢问这位是李总兵李大人?”

    李如松虽然是官宦子弟,不过平生也是第一次与内廷的宦官打交道,他不敢怠慢,赶紧抱拳行礼道:“拜见公公,在下正是李如松。”

    那个年轻宦官也还礼道:“李总兵不必紧张,洒家是奉了前任内阁首辅申时行申大人之命前来请李总兵进宫赴宴。”

    李如松一愣:“进宫赴宴?”那宦官轻声回道:“是,李总兵,申大人邀您进宫赴宴,就请李总兵收拾一下,随我进宫。”李如松答应道:“好,我这交代一下就随你去。”那年轻的宦官点头道:“好,我在外面等您。”他说罢转身出了屋子。

    —李如松指着面前这本《纪效新书》低声对窖生道:“窖生,我现在只问你一句话,关于这本书的来历,你刚才所说有没有半句假话?”

    窖生一听急道:“总兵大人,我这么远带着书专程给您送来,如何会骗你!”

    李如松点头道:“那就好,你先回去,我这就去面见申大人,也好说明这本书的来历后上交朝廷。”说完便将书塞进了怀里。

    窖生一听吓了一跳:“您要把这秘本上交朝廷?”李如松压低了声音道:“如果真如你刚刚所说,这本书真的和刘伯温那本《百战奇谋》有关,那我如何敢私藏,自然要上交朝廷。”

    窖生独自回到房间休息,李如松则抱着一坛泸州大曲跟着那个年轻宦官自贤良寺一路来到紫禁城文渊阁旁的一处偏殿之内。李如松进了偏殿,便见到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早已等候在内。

    李如松细看那老者时,只见他中等身材、慈眉善目,穿了一袭灰色长衫的便服。给李如松领路的年轻宦官进到殿内,赶紧引着李如松来到那位老者面前介绍道:“李总兵,这位是前任内阁首辅申大人。”

    李如松一听,即使自己再狂傲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便要按朝廷规制行跪拜之礼,那位面目和蔼的申大人上前一拦李如松笑吟吟地说道:“李总兵刚刚在宁夏建立不世功勋,又奉诏千里迢迢赶赴京师,今日晚间又不辞辛劳连夜进宫,老夫已然于心不忍,如何忍心再让李将军行此大礼?老夫已辞官退隐,明日便要还乡,现在是一介布衣,所以李将军不必多礼。李将军手里抱着的可是美酒?”

    李如松道:“如松自宁夏而来,走得匆忙,随身带了一坛上好的泸州大曲,今晚便给申大人带了一坛。”

    申时行笑道:“让李总兵费心,老夫素闻泸州大曲享誉天下,今晚可要好好品尝。”

    申时行说完一把拉住李如松的手向内厅走去,两人进到内厅,见内厅前方居中摆了一张紫檀的方形餐桌,两侧各并排摆放了一张鹰平木的方形餐桌,李如松将酒放到了桌上。一个身着从四品官服的官员正指挥几个属下在有条不紊地布置餐桌器皿,他见几人进来后,连忙上前行跪拜之礼:“下官光禄寺少卿于文卿给申大人见礼!”

    申时行摆手道:“于少卿快快免礼,忙你的去吧。”那官员应了一声,站起身后又与李如松见礼后才转身继续忙碌起来。

    李如松见此情景心中着实吃了一惊,因为按照朝廷规制,只有皇帝赐宴才由光禄寺官员主持接待,难道今晚……李如松正暗自思忖,忽听门外一个纤细却嘹亮的声音道:“万岁驾到!”

    李如松一听此言感觉脑子“嗡”了一声之后便一片混沌,虽然此前想过此次进京或有面圣的机会,但在如此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万历皇帝突然出现却是始料不及的,眼见申时行已跪倒在地行君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