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慑服王家需十日 (第3/3页)
得人神共愤,有志之士皆出洛举兵,以讨董贼,名为振朝纲,实是狼子野心,欲窃取神器也。” 吕煜这种话,无异于是石破天惊,王恩与王宁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同时咽了一口口水。 “贤侄,这...” “自中平五年起,刺史改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原本是为了加强地方控制,以求镇压黄巾之乱。 然如今黄巾已不成大患,这些州牧反成隐患,加之朝中又有董卓作乱,若有心之人,一如这些拥有领兵治民之权的州牧,定然会借助讨董之名,轻而易举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地方豪强割据势力。而未被改为州牧的州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届时天下必然大乱。” 改刺史为州牧,无疑是造成汉末诸侯割据的主因之一。 原本刺史是在九卿之下的,职权也非常有限,而改为州牧之后,便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政治经济一手抓,不出事才怪。 尤其如今刚好出了董卓这一档子事,董卓废帝之事,让中央的权威降至谷底,对这些州牧太守的掌控力,也随之下降。 最后居然只剩下虚名。 向汉灵帝提建议的刘焉,现在已经是益州牧了,坐拥天府之国,若非他儿子刘璋不争气,这蜀国未必是刘备的。 要说有远见,比得上刘焉的人,恐怕也不多。 吕煜一番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王恩与王宁无话可说。 当然... 是因为他们对天下大势实在是不了解,根本没有与吕煜探讨所谓之天下大势的水平。 穿越者的好处就体现在此处了。 对天下走向,实在是太熟悉了。 “那贤侄觉得,我王家该如何做?” “若身逢乱世,何物最为重要?” 王宁思索片刻,马上说道:“钱财,粮食....” 但是他想了一下,还是把钱财去掉了。 “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粮食,人就饿死了。 王宁可是见过人相食的场面的,也是知道粮食在乱世之中代表着什么。 在乱世,粮食就是钱财,比五铢钱更像是钱财。 “家主以为呢?” 王恩低头思索之后,说道:“粮食固然重要,但若只有粮食,在乱世之中无异于是待宰的羔羊,得有护卫粮食的实力才行。” “不错。”吕煜认可王恩的看法。 “乱世之中,唯有手中刀,唯有帐下士卒,才得保得平安,粮草没了,有人便可以去抢,若没有人,即便是坐拥敖仓,你又如何守得住?” 吕煜这番话,让王恩有些明白了。 “贤侄的意思是,要我王家蓄养私兵?” “王家可有乱世可挡群雄之人?” 王恩想了一下,最后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 王家之中,也只有县尉王植是有些武力的,但也只是武夫而已,智谋根本不够。 这王家家主之位是他在做,而不是王植在做,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那贤侄以为,我王家应当依附何人?” 王宁也将目光定个在吕煜身上。 吕煜看着王恩,再瞥了一眼王宁,指了指自己。 “我!” “你?” “公明莫要说笑?这天下争锋,可需要军略帅才的,这种东西我等寻常人岂有?”王宁一脸的不相信。 “贤侄,这...” 王恩看向吕煜,眼中也满是怀疑。 他现在当然觉得吕煜是人才了。 但是人才是一回事,能够在乱世之中自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吕煜也早料到这王恩父子俩会不相信了。 换做是任何人,也不会相信的。 得有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才能让自己的这番话有足够的说服力。 “实不相瞒,我与典军校尉曹cao已是挚友,情同手足,曹太尉已向司徒王允手书举荐信,不出一个月,恐怕我便是县尊之位了。” 典军校尉,太尉,司徒... 这三公都来了两位了。 听完吕煜这一句话,王恩居然升起了相信吕煜的想法来了。 而吕煜就是要这个效果。 “我知二位心有疑虑,但我与二位打个赌,便可消二位疑虑。” “打什么赌?”王宁马上发问。 “就赌我十日之内,便可将牛头山匪患平定,如何?” 牛头山山匪? 王家在成皋中有一个做县尉的人,是故王恩王宁对牛头山的山匪也有一定的认识。 那可是连贼曹都不敢招惹的山匪。 你一个孝廉,十日之内平定匪患? “赌什么?” 王宁已经跃跃欲试了。 “若我赢,二位便可信我方才之言罢?” 王恩王宁父子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点头。 “若你真能在十日之内将牛头上匪患平定,我王宁日后便以你为尊。” 王恩也说道:“若十日只能能成事,我王家便依附于你。” “好!”吕煜拍了拍手,哈哈大笑起来了。 “若不能呢?” “若是不能,我会替你王家搭上曹家的线,也让你们王家不至于断绝,如何?” “好,一言为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