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纵横天下_第十章 慑服王家需十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慑服王家需十日 (第2/3页)

   吕煜只是给王恩一个提示。

    对于聪明人来说,话其实不用说得太多的,一个提示一句就足够了。

    呼~

    王恩吐出一口浊气,浑浊的眼睛顿时变得清明了不少。

    “天下大势与我王家好似没有直接的干系罢?”

    “那我问子静兄,今岁府尹换了几任?”

    换了几任?

    “啊这...”

    王宁张了张嘴,最后有些颓然的坐了下去。

    今年开始,河南尹换了五次,平均一个人担任河南尹不到三个月。

    先是何苗、再是许相,朱膺、袁术、王允,如今的府尹杨懿,也不知能做这个河南尹多久...

    河南尹,这对他王家就是息息相关的了。

    “公明,还请教我!”

    王恩起身,对着吕煜躬身行了大礼。

    吕煜将王恩扶起,言道:

    “请坐。”

    吕煜比了一个手势,后者微微颔首,缓缓的跪坐回去。

    “不知家主家中可有天下堪舆图?”

    天下舆图?

    王恩轻轻点头,说道:“倒是有,只是司隶与豫州、并州三地尚且清晰,其他州郡,山川河流都未标注上去。”

    “足够了。”

    这王家有地图,也是意料之中的。

    至于精细地图,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了。

    地图,在这个时代还算是紧俏的物件。

    “宁儿,去库房将舆图送来。”

    “诺。”

    没过多久,便有两个青衣家奴扛着舆图过来了。

    之所以要用扛,是因为这个地图是由羊皮所做,大小恐怕丈许。

    “挂起来。”

    其实不用吕煜吩咐,青衣奴仆也会将这舆图悬挂起来。

    舆图悬挂在堂中,吕煜则是走到舆图面前细细端详起来了。

    比起后世的电子地图,乃至中国历史地图集,这舆图都显得粗糙,而且精度也不太够。

    不过,用还是可以拿来一用的。

    “公明你拿这舆图,有何深意?”

    王宁字斟句酌,最终才问出了这个问题。

    “二位请看。”

    吕煜指了指舆图。

    “成皋属河南尹,地处司隶,乃洛阳八关之一,处要道之中,若有战事,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王恩轻轻点头,表示认同。

    这旋门关(虎牢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西周之时,郑鲁晋韩秦围绕着旋门关,也有不少争锋。

    “王家的生意便在河内河南荥阳三地,若真有人起兵伐董,此三地首当其冲。王家也必不能幸免于难。”

    王恩轻轻撸着胡须,起身走向舆图,站在吕煜身旁观测起来了。

    “一如贤侄所言,成皋地处要道,若我王家将产业移至益阳弘农,乃至于河内,祸患可除?”

    王宁这个时候也站到吕煜身侧了。

    “即便是起了战乱,我王家坚守乌堡,既不树敌,又献钱粮,岂不能自保?黄巾之乱尚且无虞,此次应当也是无忧的。”

    当然,王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眼睛一直瞄着吕煜的脸庞。

    “子静兄岂不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王家富裕,司隶人人皆知,而行军打仗,钱粮必不可少,莫非子静兄以为王家乌堡,可挡数万大军之兵锋?”

    数万大军?

    莫说是数万大军了,只怕是数千人,这王家乌堡就坚守不住了。

    家中庄卫奴仆,合起来不过数百人,而精通武艺者,更是少之又少。

    至于那些精通武艺,又肯为王家卖命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少之又少的。

    “至于将王家产业移至河内弘农,家主以为有这个可能?”

    “且不说河内弘农粮食丝帛生意早有人为,王家产业移至别处,岂不是要抢他们的活路?能不能成,家主心中自知,再说从王家转移产业,府君可同意?这在河南河北荥阳三地的产业岂不是要低价抛售?”

    吕煜只是说了几个点,就让王恩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了。

    他知道,吕煜说的话是没错的。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王家走是走不成的了。

    “那贤侄将将这舆图摊开,是何用意?”

    “家主可记得方才我问了哪四个字?”

    哪四个字?

    王恩想了一下,马上说道:“天下大势?”

    “不错。”

    吕煜重重点头。

    “今日将舆图拿出,便是要与家主同商天下大势。”

    “只是...”王恩脸上也怪异起来了。

    “天下大势虽然与我等息息相关,但与王家关系,并不密切,与其探讨天下大势,不如商讨司隶局势,对于王家来说更有裨益。”

    “家主此言差矣。”

    吕煜轻轻摇头,再说道:“不说天下大势,家主便不会明白王家如今的处境。”

    王恩脸色变换再三,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还请贤侄为我解惑。”

    “先帝荒谬,内不处国事,信重宦官,更甚至卖官鬻爵,以至于官无好官,百姓痛不欲生。外有黄巾之乱,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如今朝堂又有西凉董卓入朝,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