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零 养殖场 (第1/2页)
窦伟从中科院生物研究所辞职了,态度很坚决。 他对自己说,自己受够了这种一汪死水的生活。 当然,这个词是沈光林帮他发现的。 窦伟只是在生物实验室体验了几天,享受了完全不同的伙食之后,他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研究所的工作,真的来对称性破却实验室这里上班了。 当然,全职过来也不是没有好处的,那就是有京城大学的正规编制。 怎么说,这也算京大的教职工了,比当年的图书管理员级别还高一些。 半年多了,沈光林手里掌握的10个编制名额到现在为止终于用掉了三个。 江振华是第一个,李蓉的张叔叔是第二个,窦伟是第三个。 窦伟跳槽过来之后才觉得自己将沈光林设想为假想敌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人家根本没拿他当过对手。 人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诗和远方。 这话听着就特别浪漫是不是? 这也是沈老师的原话,窦伟都记录下来了。 怪不得人家是大学教授,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呢。 自从放弃了李蓉,他就觉得江振华似乎也不错。 这位南方姑娘长相清丽,性格和蔼,很好相处。 应该是个良配吧。 不过,她总是跟一个姓黄的个体户来往密切,要不要告诉给沈老师。 这些天,窦伟一边在熟悉工作,一边在细心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不光要观察中科院的生物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就是京城大学生物系的实验室和五道口技校生物系的实验室他都时不时的去看一看。 当然不是去看美女的,现在可没有闫宁。 他主要就是想看一看别人究竟用的什么样的实验器材,他们有的,咱们也得配上。 现阶段不要求全球领先,全国领先还是要做到的,反正都是沈公子买单。 还真别说,这种肆无忌惮花钱的感觉真爽。 试验用的兔子想杀几只就可以杀几只,一兔三吃。 就连老窦都能能跟着一起爽。 老窦爽不是因为一起吃兔子,而是他也能用实验室的设备。 老窦为了儿子的实验室也是呕心沥血披荆斩棘。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甚至,为了能够把实验室建设的更好一些,沈光林还打算带窦伟去一趟扶桑。 到武田公司去看一看,到京都大学去瞧一瞧。 沈光林当然不是过去收割人头的,他就是带人去看看,看看别人的生物实验室是怎么建设的。 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嘛。 至于李莉过得怎么样了,他都好久没敢去想过了,实在是抽不开身,每天都被看的死死的。 再说,沈光林也确实有理由去一趟扶桑了,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能够登报发表关于纳米效应的文章。 经过这段时间的突击和疯狂赶工,他的子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现在就差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恰当的时机来一次猛烈的轰炸了。 要玩就玩大的,他要协调好,在国内,花旗国,扶桑国同时刊登论文,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彻底身败名裂。 就在沈光林筹备海外行程的时候,张鹏负责的养殖基地已经开工建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了。 最先砌筑的肯定是围墙,然后是一排一排的建筑拔地而起。 当然,拔的也不是很高,毕竟只有一层而已。 建设的难点不在于土建,在于环境,各种生物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他们需要的食品来源也需要重点考虑。 初春的天气也还冷,但是阻挡不住二建工人们赶工的热情。 毕竟,干活是能挣外汇的,而且在这里干活伙食特别好。 上次建设实验室,那笔外汇就解决了单位很大的难题,不少小伙子就因为能够买一台电视机而抱得美人归。 现在,养殖基地的主体建筑还没有建设好,但是招工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了。 养殖基地的第二个员工是丁香,一个普通的京城女孩。 在后世,再普通的一个京城女孩也变得不普通了。 一个京城户口就能断绝了大多数男孩的梦。 他们只能跑到京城的会所,找一个说着京城话的女子,问上一句,800块行不行?不行就1000。 在这一点上,男人们的思想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沈光林有位叔叔,是金陵小有身家的企业家,跟老沈关系不错。 有一次,沈光林问他:叔叔,你这一辈子做的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扶危济困。”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叔叔陷入了回忆:“那是99年前后吧,京城陷入了下岗潮。有些夫妻双双下岗,为了生计,丈夫就骑着自行车,把妻子送到会所,然后老爷们就蹲在外面抽烟,下半夜再用自行车驼回,他们被叫做‘忍者神龟’。我那时候也在京城打工,只要赚点钱就帮扶他们的家庭了。” 说回养殖场招工。 丁香其实长得还行,只是运气不好,老是受人排挤。 她是79年返乡的知识青年。 可惜当年只读了初中,回来之后想考大学都不可能,基础实在太差了。 而中专更难考,能够上中专可比上高中受人羡慕。 如今回来已经两年了,还没个工作。 也就是因为没工作,连个对象都不好找,高不成低不就。 尤其是她的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她。 一是因为她家成分不好,二是因为她竟然长的还不错。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受欢迎嘛。 这里小月河建设养殖基地,动迁刚好需要用到她们家的房子。 父亲好说歹说,才给她找了一个养殖场招工的名额。 场长很年轻,姓张,也就三十几岁。 据说以前还是个副县长呢,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普通话说得一点都不好,一口荷兰腔,让人觉得就是乡下来穷亲戚,刚好跟丁香凑一对。 如果不是那位京城大学的沈教授也偶尔过来看看,她都以为这人就是个骗子,也没见出钱,也没见出力。 不过,她跟着张场长去了一次那位教授的研究所,就彻底改变了看法。 不愧是京城大学,那研究所太漂亮了,那饭菜也太好吃了。 这么好的伙食,肯定要消耗不少rou食吧,这个养殖场就是干这个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