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九章 出路 (第1/2页)
用沈光林那为数不多的鉴宝知识可以断定: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压根不用说这是乾隆的那是雍正的,用李老爷子的信用可以担保,绝对是宫里来的,绝对错不了。 真的不能用小人物的思维来考虑大人物的世界。 确实,人家李老爷子带资进组投身闹革命,现在已经住玉泉山了,能够没点底蕴吗? 别的不说,玉泉山那块地方,随便拆块门板下来,拿到后世的文物市场上随随便便能换大几百万。 这个年代大家手里都握有好东西,但是没现钱。 不过,沈光林有钱呀,他又动了收购这些东西的心思了。 恰好,张鹏母子打算在京城自立更生呢,并没有打算长期住沈光林这里。 周末,又是全家聚会的日子。 自从奶奶过来,老李家聚会就换地点了,反正福缘门这里什么都有,生活也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饭后,他们又说起了如何在京城安居的问题。 沈光林出了一个主意:就是那堆老物件要不要找他变现掉。 “这些东西我全部买下来怎么样,就以当前友谊商店的行市价,不知道张叔肯不肯割爱?” 沈光林真的动了爱慕之心了,这些东西就放他家里,最近跟李蓉两个人来福缘门来的好勤快。 小叔忙推辞:“这不成的,这东西本来就是李家的,我们现在拿过来也算是物归原主。” 当然,也不可能全部都物归原主,还是私下藏了一些好东西的。 沈光林也无所谓,反正也不着急在这一刻,未来十年,古董文物的价值涨幅都不大。 李蓉却很着急,她明白沈光林的心思: “那不成的,是您的就是您的,我们小辈不可能占您的便宜。” 李蓉她知道光林哥喜欢这个,想为他争取一下。 但是老李说了:“不就是一些老物件嘛,老家的所有东西都是我崔婶你们娘俩的,争执这些没意义,我们不会要。” “那不成大哥,那也不能这样。我们母子跟着大奶奶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不容易了,这些东西也确实应该物归原主。” 一伙人还互相客气上了。 最后沈光林看不下去了: “你们都别争了,真正算起来只有我是外人,我来说句话。蓉蓉也知道,我确实喜欢搞收藏。而且,我手头也确实非常有闲钱,张叔刚来京城发展,可能身上存款并不会很多,在我这里住着也未必舒服。” “当然,我绝对没有赶叔叔走的意思。我的想法是,确实可以在我这里把这些物品变现了,买上一套房子,就买紫禁城边上的,再买上几个铺面,哪怕做不成事,自己开个店也不至于生活无着。” 沈光林给的建议很中肯了,他的外甥女江振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来京城才多久,现在已经是万元户了。 江振华羞怯的叱责了一句,“哪里有那么多钱。” 这样处置也行。 反正大家都知道沈光林确实有钱,以前倒卖衣服的时候就赚了不少钱,早就足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而且他现在做了京城大学的教授,外国捐赠的资金更是大笔大笔的进来。 这些钱也没个监管,就是随意让他花销的,只是他怕落人口实,不愿意动用而已。 现在京城已经落实房产交易和登记政策了,想买套房子虽然不容易,但是也不难。 尤其,还可以去政府手里购买无主的房产。 他们不卖? 用外币就卖了。 现在严重缺外汇,但凡有能够弄外币的地方,大家都不放过。 ...... 想来想去,窦伟还是来实验室上班了。 并不是胳膊绕不过大腿去,老窦也没有强迫他,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 赵姐跟他说,他可以有50万美元的额度去购买生物实验器材。 他不信,能够有5万美元就已经很不错了,不敢奢求更多。 谁知道,这才上班的第一天,沈光林就让人给了他一个设备清单。 竟然可以随意在上面打勾,只要是勾选的设备,一周之内就可以到位,私下定制的,也可以买。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这些器材在武田公司那里早就准备好了,之所以一直没到位是因为沈光林觉得要尊重生物负责人的意愿。 给你个表格让你选,表示尊重你,如果一股脑的把设备全部搞过来了,显得有点恃强凌弱。 窦伟毕竟只工作了三五年,确实没有独立筹备实验室的经验。 不过没关系,有窦委员在,窦委员的经验还是更丰富一些。 有父亲帮衬,生物实验室的架子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甚至,窦伟的生物实验室里还订购了一些不相干的实验设备。 一看就是给老窦用比较合适。 沈光林也不介意,只要你提了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