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高山流水》!(求订阅) (第2/2页)
之器”、“众乐之师”的称号,展示得淋漓尽致! “呼。” 华老感觉自己心里都有一股汹涌澎湃在荡漾! 无法形容! 这是他近十......不对,这是他这辈子听得最好的古筝曲之一! 难以形容的古筝曲之一! 他眼神死死盯向了苏木,透露出一种期盼的神态。 他爱古筝发狂。 可不得不说的是。 古筝这一脉,确实在走下坡路了,年轻人现在更喜欢流行乐器,都追捧流行乐去了。 这让古筝这种传统乐器,地位愈发的难堪。 他之前已经有些绝望了。 他已经觉得,不会再有经典的古典古筝曲诞生了。 可今天这曲《高山流水》,这苏木。 让他产生了一种错愕的感觉____ 古筝还没有结束! 它还在! 李羽还在痛苦中,没有缓过来。 华老已经有些急躁的说道:“年轻人,你还有曲子吗?古筝的曲子。” 苏木点头,“有。” “......” 还有! 果然还有! 《高山流水》岂是一朝一夕就能作出来的? 那一定是积累。 华老确定,他在古筝的圈子里,并没有看见过苏木活跃。 那绝对会有存货的。 能做出高山流水的苏木,存货肯定不少! 华老这次赶开了一点在场围着苏木的人,仿佛围得近就会影响苏木发挥似的。 然后又眼神示意,憨华把他手中的手机拿了过来。 安安静静的打算再听苏木下一曲的表演。 而古筝的大家,老张呢? 此刻已经陷入了癫狂。 他比华老更希望古筝越来越好,不说成为主流。 至少有新生的血液,给那些已经听腻的曲子,换血。 来了,他仿佛闻到了古筝春天来了的花香味! 还有,不止《高山流水》。 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还有作品的。 这一次,张老脸上已经写满了期待。 当然,在场专业的还有一人。 李羽。 他刚睁开恢复平静的眼睛,又傻了。 这还不是一首...... 你说之前他挑衅苏木古筝干嘛? 挑钢琴也不能挑古筝啊! 他简直给足了苏木在华老面前刷好感的机会! 李羽此刻肠子都快悔青了! 苏木没有管大家的反应。 又是轻轻抚了抚弦之后,这次没有再试音,直接开始。 “噔噔噔~” 古筝声,再次响起。 这次却又是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段,这次是慢板...... 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 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 音乐仿佛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 那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 给人以“唱晚”之意,仿佛将这景一下展示得活灵活现! 又是一首! 《渔舟唱晚》! 一首旋律优美动听,情调乐观向上。被许多乐坛名家改编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独奏、重奏、合奏,收到国内外广大听众喜爱的顶尖古筝曲! 甚至曾经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渔舟唱完》大家赞赏,称这首乐曲是“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编成竖琴曲! 不......不逞多让! 即使有着期待,有些预备。 但张老,包括华老,都没有想过。 《高山流水》同级别的曲......居然不止一首? 这首仿佛要把景弹活的曲,居然是同一个年轻人作的...... 两人除了恍惚,就是恍惚...... 而紧接着,第二段就来了! “噔噔噔~”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直接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憨华在一旁已经激动坏了。 太猛了,他的木......姐夫真的是太猛了! 还有什么他不会的? 还有什么能难住他的? 从我创到现在,姐夫,简直是一个神话! 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神话! 好像是响应憨华的激动。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突然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 直接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似乎随着在场听众情绪的迸发!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 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陡然出现在眼前! “呼呼!” 都说有才华的男生最帅...... 华韵的眼睛即使半眯着,都遮不住里边的光! 这就是她的木头。 从来没有让她失望的木头。 那肆意的天赋,真的能让人产生自卑的木头! 太绝了。 太顶了。 张老已经听嗨了。 听得甚至手痒痒了。 手痒之间...... 那音符,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一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似乎活灵活现! “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直接表现出了对那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乐曲的前半部分,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张老和华老两人,忍不住开始出言评价。 张老:“绝,如果高山流水是静,那这首曲子,就是景,活灵活现的景!” 华老:“两曲,都堪称一绝。” “老了老了。”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厉害呀。” 华老唏嘘的摇了摇头。 苏木连忙摆手:“没有没有。” “不用谦虚了,就凭你这两曲,至少在古筝圈子里,你已无对手。” 真的,毫不夸张。 没有对手了。 因为......整个华星,已经都快数十年。 没有一个能做这种级别古筝曲的大家存在了。 这是传统乐器的悲哀。 也是时代的落寞。 而此刻苏木两曲的出现。 让苏木此时仿佛有了滤镜。 华老,张老,看着他,仿佛人都在闪闪发光的...... 那般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