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高山流水》!(求订阅) (第1/2页)
苏木轻轻活动了一下手指,走了过去,见李羽让出了位置,一屁股就坐下,“水平一般,见谅。” “不碍事,来吧。”华老此刻还是笑着的。 苏木也不客气。 再次活动了一下手。 然后把手指轻轻的放在了那还有木香,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古筝之上。 有些时候,古时没有网络,没有如此海量的素材时。 因为向来来自生活,来自最原始的大自然。 而这种自然,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听上去是最舒服的状态。 漫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华星人民,以及前世华夏儿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水脉。 古筝艺术在哪儿都是传统音乐文化水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 让人不由想起,有一种美丽,叫做古典的美丽。 古筝在手。 苏木闭着眼睛感受了一下。 轻轻弹了几个音。 熟练是刻在骨子里的。 看着苏木手一时的一点卡顿,华老眉头就皱了一皱。 不是太熟。 动作虽然有形,但没有意。 可能会弹,但水平不会太高。 古筝大家老张也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说比李羽,跟很多专业弹古筝的人相比,都有差距。 而李羽此刻这是笑了,不露声色,在心里狂笑。 果然,苏木不怎么会古筝。 这个水平甚至比他的钢琴弹奏水平还要差一点。 等苏木弹完,他在上去。 那将会是一场降维打击。 华韵找他做男朋友? 那都是暂时的。 整个华家,现在在做主的,还是华老!也只有华老! 华老,其实有意让他和华韵多接触的。 而且要不是苏木,他很有把握最后娶到华韵的。 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家庭,特别是华家曾经还是皇家......自由恋爱,向来是无法忤逆家族之命的。 李羽刚刚咯噔的心,又给抬了起来。 他一边在暗搓搓的活动自己的手指,一边等着压制苏木了。 都在等着。 苏木试音也结束了。 手感找回来了不少。 基本能保证不弹错了。 于是,苏木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轻轻的道: “接下来这首曲子叫......” “《高山流水》。” 言毕,苏木将琴弦抚平。 手指轻轻的一收一弹。 第一个音,随着动作涌出来。 “噔~” 第一段出来。 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 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原本皱眉的华老一下呆住。 真的,老脸一下呆愣住了。 没......没听过...... 这一听就是一首古典的古筝曲。 而他......却没有听过? 他木然的扭头,看向了古筝大家老张,眼神似乎在问:“嘿,老张,你听过吗?” 而同样恍惚的老张,同样呆滞,有些傻了眼神,仿佛在回答:“我没有。” 没听过! 这是一首他们没听过的曲子! 两个老人大眼望小眼的时候,第二段音乐再次响起:“噔噔噔~” 那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 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李羽:“......” 这一刻,李羽差点被惊得摔到! 这什么?这是什么? 他没听过,全新的古筝曲。 他艰难的闭上了嘴巴,故守自己骄傲。 这曲......一般。 弹得一般。 曲子......也一般。 “噔噔噔~” 第四,五段响起,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一般,真的一般。” 李羽在自己欺骗自己。 而华老已经从懵逼状态出来,陷入了狂喜! 多久了,他多久没有听到这么新,又这么古典的古筝曲了! 有些时候,一个爱好,会引起人从心里产生的无法形容的感觉。 这种感觉,华老很久没有经历过了。 可今天它又来。 高山流水...... 好一个高山流水! 张老此刻已经闭上了眼睛。 他要好好的听这一曲高山流水! “噔噔噔~” 接着便是第六段。 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 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绝了! 这一段绝了! 不仅是张老! 华老闭眼了!华韵闭眼了! 就连憨华都闭上了眼睛! 他们在享受,享受高山流水! 在场听众,只有李羽还在继续着他的倔强。 “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啊卧槽!” 他在内心那叫一个狂哮! 咆哮间,苏木的表演还在继续! 第七段! 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第八段! 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 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嘶......” 李羽终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这曲子......他是专业的。 他服。 真的服。 放到他听过所有的古今古筝曲当中。 这都算最顶尖的一批了。 在古代都算顶尖了。 别说现在...... 至少根本没人做得出来! 至少几十年了。 古筝文化有传承。 做曲得也不少。 可几十年都没有这么契合古筝这一乐器的曲子了。 绝,怎一个绝字了得......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作为古代乐器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筝”,素以古朴、典雅、端庄、传情而赢得人们的称誉...... 而这一曲高山流水。 将那历代的诗词歌赋中,都不乏对筝的赞美,喻为“仁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