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王一男的故事 上  (第2/2页)
小学五年级,跟隔壁班的熊孩子打架输了哭过一场之后,王一男就再没哭过了。    “我出去走走”,王一男对父亲说。    “注意安全”,父亲没问他去哪里。    王一男独自爬上研究所边上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废弃的输电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座小城。看着小城的点点灯光,天空中偶尔有几束烟花炸开,鞭炮声此起彼伏。王一男突然就泪流满面。    “你甘心在这里过一辈子吗?”    “你确信自己属于这个地方吗?”王一男问自己。    在没去过魔都之前,王一男也许会回答是,但是去过魔都之后的王一男,终于明白,这座小城不是自己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我的未来,一定是星辰大海。    从农历大年初一到公历的七月七号(高考的那一天),王一男度过了有生以来最疯狂的5个月。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疯狂的学习计划,要把自己丢失的时间找回来,早上六点起床,背英语单词。    一直到上课为止,吃饭背,走路也背。    上课的时候,王一男除了参加模拟考试以外,坐在课堂上,从来不听老师讲课,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    物理,基础很好,需要多做模拟考试题就行了,只用花费10%的时间    语文,基础不错,但是文言文要加强,花费10%的时间    化学,拉下太多,需要全面系统补课,花费15%的时间    数学,主要高中内容基本没学,需要补习高中内容,花费15%时间    生物,这个简单,每天花5%时间背背书就行了。    政治,这个没辙,每天花15%时间背吧,    英语,这个实在是太差了,而且据说英语不及格会影响大学录取的,这个花30%的时间,往死里弄!    王一男给自己制定了精确到天的计划,每天不完成,就不睡觉。    父母把王一男的变化看在眼里,默默的支持着他,每当十二点,王一男还没睡觉的时候,母亲总是做好了醪糟甜酒,卧一个鸡蛋,悄悄地放在王一男的桌上。    一个聪明人,就算再不努力,也不会混的太惨,一个聪明人,稍微努力一点,肯定会混得不错,要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努力到拼命的程度,那一定会创造奇迹的。    王一男放了一颗卫星,高考的时候,他物理考了满分,数学120总分,他考了110分,语文120总分,他考了105分,最后满分700,他考了610,全校第三名。    水木大学,帝都大学的招生老师,都觉得王一男会填自己的学校,不过最后,熊孩子到底是熊孩子,一考的不错,就开始翘尾巴了,他看着水木和帝都都要军训一年,王一男这个不爽啊,他最怕这种出cao,站队列啥的了。于是王一男选择了不需要军训的N大,物理系,也就是在那里,认识了李文静。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牛,物理满分啊,610的总分,有几个人这么厉害的“,王一男说。    “不过没几天,我就被好好教育要低调做人了”    刚进学校没多久,有一天,大家正在宿舍聊天呢,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过来串门,他跟我上铺的程潜是老乡,N大数学系的,上来他就嚷嚷说,系里面今天专业课,老师出了一道题目,是一个多项式相关的,超级难,说一整节课的时间,估计到下课都没人能做的出来,他们系有个女生,20分钟就搞定,他也只花了25分钟。    “那个女生肯定是李文静吧”,张琪问。    “嗯,是我,不过这事很丢脸,一男他们宿舍都是一群变态”,李文静说。    程潜就说,“物理系学的数学,比数学系难多了,你把题目给我们看看”,他的同学就把写在小本子的题目拿给我们宿舍的人看了,当时我们宿舍有三个人在,我,程潜,杨行知。    程潜是浙省的高考状元,不想去北方,就读了N大,杨行知父亲是物理系的教授,算是保送的。    我们几个凑过去看了题目,没想象中那么难,基础课的《数理方法》,貌似都要难一些,就是稍微绕了一点。    结果我们三个差不多同时算出答案,杨行知最慢,也只花了十五分钟,我和程潜大概都花了十分钟多一点把。    程潜的老乡被打击的不轻,结果还没完,这时候我们宿舍的古南回来了,这哥们是个神人,平时很少见他去上课,看我们在讨论,他拿过小本子,看了看,然后说,这个多项式问题,很像某种能级跃迁嘛,这个能级不可能是氢,没那么复杂,也不可能是。。。。    他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做了两个假设,一个推论,1分钟之后,古南直接把答案报了出来。    “所以说你们宿舍的人都是变态”,李文静在边上说。    “以后在理学院,一男他们宿舍的F4就出名了,叫Fast4”    “哈哈,原来是这样的F4“    “嗯,从此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王一男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