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阉党末路 (第2/2页)
才刚刚开始。 当控制南宫,袁绍当即命令关闭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一晚二千余人毙命,因未长胡须被误杀者,皆是。 步步推进,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更有士兵爬端‘门’屋,向宫内冲击。 也因来的太快,于朱誉‘门’下,赵忠、孙璋、夏恽等阉宦先后被俘。 面对好不讲理的士兵,哪怕曾经权利滔天,百官畏之如虎狼。然结局却只有一个,‘乱’刃分尸。 随着赵忠等大太监被杀,南宫即被攻占。顺之清除阉党的时间开始了。首先倒霉的自然是张让任命的河南尹和司轶校尉。 当即袁绍与他辅政的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斩之。 不但与阉宦有靠的大臣受到诛杀,杀红眼的吴匡,更是把屠刀指向了何进的弟弟何苗。 吴匡一向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更是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言;‘杀死大将军的人是车骑将军何苗,是否要为大将军报仇’ 眼下何进部将都在哀伤何进惨死,随即也不问对否,都流泪应‘诺’。 随后吴匡率兵与董卓的弟弟,刚入京不久的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何苗,将之尸体扔在宫苑之。 一切顺利,唯袁绍派去灭十常‘侍’族人之士出现意外,不但无功,更惨死街道之侧。 但十常‘侍’族人,并没逃脱厄运,不但被洗劫一空,房屋也是烧毁大半。族人、奴仆之尸体四处倒伏,活脱脱一副灭‘门’之相。 得听如此异之事,袁绍自然疑‘惑’,但现在张让未灭,不是彻查之时,唯将此事暂放一旁。 可却不想,随后发生之事,以让袁绍再也没有时间,去理会此异之案。 杀戮渐多,当丁原大军入城协助之时,一切都‘乱’了,不但宫,是洛阳城百官、百姓都是人人自危。 特别是官吏,凡是曾经与十常‘侍’关系密切者,无不担心,下一个被踢开府‘门’的是他们家。 至于百姓,随着朝廷秩序‘混’‘乱’,维持治安的执金吾丁原忙着攻打皇城,杀阉宦。原河南尹王允,因十常‘侍’借着皇帝之令,新任了许相,现在他尴尬的很,也无名下令。 故趁火打劫之地痞流氓,乘机而动。无论是商铺还是院落,被打劫焚烧不计其数,损失惨重。特别是囤聚粮食之所,更是无一幸免,当先被流民抢掠。 有护院、家仆者还好,得以周全。要是富裕又人寡者,那倒了霉了,只抢财物还好,如遇漂亮‘女’子或反抗,那着了秧。 而随着愈演愈烈,原本还胆小者,见官府根本不管,甚至还有官兵都在街抢掠,这下再也没有王法了。 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在官兵、暴徒、流民的光顾下,还算繁华的都城,毁于一旦。处处还在冒烟的屋院,都在哭诉着人间惨案。 京城受难,罪魁祸首张让、段珪也未有好,虽然退守北宫,却是困兽犹斗,所谓的同盟者,根本像从未存在过般,当宫廷不断沦陷,哪怕不愿,张让也接受了失败的命运,特别是见到同党赵忠等人之头后。 困守一日,大势已去,最后放手一搏,张让、段珪于庚午日,趁夜,带皇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只数十人弃北宫,从谷‘门’而出,准备逃亡。 而随着张让、段珪逃跑,留下断后的郭胜、张恭、韩悝等很快不敌,死于非命。郭胜等一死,昨日侥幸逃至北宫的宦官、宫人也难逃厄运。更有大量宫娥被‘乱’兵擒走,流落民间。 *平津,古渡口。位于孟津关西北,乃渡大河之重要之所,当丁原烧毁孟津关渡口之后,此处便成了北河北之地的必经之所。 当张让、段珪、宋典等准备挟持皇帝出宫时便以想过,如今去长安过不了函谷,去河南过不虎牢,眼下唯有河东、河北二地还有希望。可一想到被姜麒哄骗,他们知道去了河东死的很快。 故唯有北看看,能不能带着天子投靠冀州牧韩馥。韩馥者虽是袁氏‘门’生,却曾是御史丞,忠心之士,可以赌一赌。 只是命运呀!已经不在他们的掌控之,当一众几十人,步行至*平津,迎着河风正想松口气之时,突然亮起的火把,击垮了他们的神经。 “张常‘侍’!久违了……”火把亮起,密密麻麻的刀剑,一匹黑‘色’战马被簇拥而出,马白袍、少年很是威风。 “姜麒!!”被突然的明亮晃‘花’眼睛,半响方才觉醒的张让,咬牙切齿间,终于看到了心诅咒两天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