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汉末_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朝惊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朝惊喜 (第1/2页)

      冲喜!古之迷信。其内容是让一个久病不愈的病人和别人结婚,用“喜事”“冲”掉不好的运气,已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至于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多是求以安慰。然此法却多让年轻女子,守寡终身。

      而今日,热闹非凡的易阳侯府偏厅,此刻便在商量着,如此一件很不人道之事。

      当姜麒被匆匆抬入府中,一身嫁衣的荀芯也是心惊不已,她虽然以决定嫁与姜麒,与之共进退,可她只料到了姜麒的罪,却没料到姜麒的伤。

      可尽管面对姜麒的人事不省,荀芯焦急万分,然她此刻怎么算也不是姜家人,别说进入姜麒寝房,就是小院她都没有得进。

      还好就在尴尬与担忧中,她与同一旁不知是进还是退的叔公荀爽,并没有被遗忘。一刻钟后得到了姜家管家的热情迎奉,随后来到偏厅。

      就在踱步间,不及香茗、糕点上齐。姜家主事之人出现了,当姜家家主姜群出现后,荀爽松了口气,他终于放心,最少今日的主动上门,没有被看轻,不会被世人笑话。

      只是面对姜麒病情的解答,看着姜群的蹙眉、叹息,一种不乐观的形态出现在了荀爽心头。

      可叹息归叹息,以上绝路的荀家似乎也没有了退路。当听到姜群提议克日完婚,荀爽更是明白了其中含义。

      对于姜家之前的退婚,而如今的急切成婚,哪怕早已成定局,但对于如此明显的‘冲喜’行为,荀爽还是特别不满意。

      就算眼前的侄孙女荀芯,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荀爽也下不去决心,他甚至委婉的提议,要不让陪嫁丫头当妾成婚。

      至于如此提议,姜群自然不同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此刻姜麒到死不活的,可怎么着也是个列侯,哪有随随便便的道理。

      不过很快,当风尘仆仆的荀攸在姜母的陪同下走入厅中,一切迎刃而解。

      当荀攸与荀爽移步说了两句,就算面色不好,荀爽还是点头同意了,此桩婚事就此定论。

      随后也没有再寻人占卜,婚期定在了新年之初,至于好不好无人会说,毕竟初一那是新年伊始,大汉的大朝之日,怎能不好。

      婚期确定,至于大婚细节,本来去年就开始筹备的姜家,早已妥当。

      特别的,不过姜麒如今卧病不起,那日他不会出席,而穿着新郎服代其行礼的换成了胞妹姜麟。而这兄长病重,由妹替代也是约定成俗,无人会挑剔。

      至于宾客,如今姜家是没准备大宴,决定准备一场家宴。一家人知晓便可。

      毕竟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就算姜家准备大宴,也不一定有人会尚脸。

      当然着姜家会说,如今国难当头一切从简,也算为国节俭了。

      一切事宜商定完毕,也到点灯之刻,今日很不愉快的荀爽再三推辞后,座上了回家的马车。

      此刻车上,荀爽那蹙着的眉头,似乎担心的还不至荀攸兄妹。是的比之族中庶出子弟,荀爽更担心家族的未来‘王佐之才荀文若’,随后一封家信飞赴并州。

      只是荀爽此刻的担心,要是被正与胞妹秉烛而谈的荀攸知道的话,或许会换来一声轻笑。

      至于着轻笑的背后,当然是知道了些许秘密之后。

      早些时间,当走丢的荀攸火急火燎,带着哭腔进入姜麒寝房后,他也如同太史慈、赵云一般不可思议。

      不过身为谋士,他明显反应速度要比太史慈二人快很多,一见姜麒完好,转瞬间便明白了个大概,随之与姜麒三言两语一切迎刃而解。

      至于明白实情后,荀攸也是会心一笑,他知道姜麒又成长了,如今已是进退有度。

      既然知道了姜麒的计策,作为首席谋士,荀攸自然十分配合的帮着圆满,甚至不惜搭上自己还蒙在鼓里的meimei。

      尽管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然同样后知后觉,自己即将大婚姜麒,今晚也注定辗转反侧了。

      早在计划之初,姜麒定的就是苦rou计。可着万万没有想到,此事还能辐射到荀芯,那着迎娶娇妻算苦rou计吗?

      当然如今焦头烂额的姜家上下,可没人去搭理姜麒这份幸福的烦恼。就算着婚事的消息已经传出,但传的可是冲喜的消息,外界知道的只有姜麒病危。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婚事传出,甚至增加了姜麒病危的程度,不然为何一个列侯大婚能如此草率。

      而隔日,姜家人的举动更加确定了大家的猜测。不然如何会结婚与丧葬用品一同送入府中,特别是大队工匠赶赴邙山修建墓地后,京城百姓仿佛看到了将星陨落。

      但不管如何,反正因为姜麒的事件,今年的洛阳新年是要比往年热闹一份。

      、、、、、、、、、、、、、、、、、、、、、、、

      可比之姜麒归京,给京城带来的这份平静热闹,因为失去姜麒,大汉西边,出现的那份热闹,却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当那日查明汉军换将后,边章、韩遂终于松了口气,尽管姜麒倒霉时间来的晚一些,但也总算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天终于来了。

      随即,加派兵马驻守金城门户葵园峡,大有直指金城之意。

      而此刻的金城随着姜麒的离开,当初驻守的董卓已被调换,如今的守将,以成了当初平乱功劳不小的周慎。

      至于董卓,因为战功太扎眼,成了出头的椽子。在姜麒走后几天,独领一军,近三万人马出征先零羌。其意自然是想断了边、韩军的退路。

      而且着贼首北宫伯玉,当初就是带领的湟中义从、先零羌造反,如若成功,不说重创,那张温也可以对朝廷有个交代了。

      当然如今贼军大败,张温有此信心,釜底抽薪也算合理。但可惜太过意气。姜麒当初如此气势,携胜而来都不敢冒进。

      如今天寒地冻,你一来就挥军数万,气魄是大,但随后的几天,鲜血与生命告诉张温,战场不是谁都能上的,更何况刚刚换将,人心不附,哪有如此时刻出兵的道理。

      就如同他力荐的董卓,刚到望垣县便被羌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还好董卓就不是吃亏的人,时刻都谨记着姜麒临走时的四字‘步步为营’。

      随后,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充当军粮,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至于困守榆中的边、韩军也没有闲着,本来就控制着入金城要道,如此大好时刻怎会放过,随后借机,反将周慎军的粮道截断。周慎军感到恐慌,丢弃辎重撤走。

      胜负转瞬间,着风云变化,当即让汉军明显的优势丧失殆尽,本来稳cao胜券的战斗,最后弄了个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再战之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