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三不解 (第3/4页)
袁绍并没有因你之功,而拜你为大将,反而将你打发到了宛洛之地。虽然于我有利,但是此事我实不解,是我所不明之一也……” 说到这里,拿眼瞧了陈诺一下,见陈诺脸色仍是保持着常态,也只好继续说下去,“这其二……听说陈侯去了宛洛之后,不但剿杀西凉张济、李傕、郭汜三将,收兵数千,且还西掠关中,与关中绿林打成一气,甚至有一统关中之势。后朝廷来人,命陈侯你为河南尹、陈侯,让陈侯你镇守河南之地。说来,宛洛之地虽则残破,但只要用心一番经营,也不难成就一番霸业。更何况,近患西凉诸辈已为陈侯你所除,要想立足,轻易不难。若一但在此成事,与袁绍所违命豫州刺史周昂亦可守望互助,连成一片,就是对于袁绍来说,亦是好事。可我之不解,也正在此处。既然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事到最后,袁绍他为何不让你驻守宛洛之地,突然将你调回了青州?且我还听说,这此事后,袁绍还没收了陈侯你应得之河南尹印绶,只保留的陈侯你的侯爵。如他这样,可是身为明主所该有的赏罚之道?此,我之不解二也……” 陈诺轻轻一笑,也没有立即出口反驳,一脸的古井无波。 嘴巴都说干了,居然还是没能让陈诺为之动容,公孙瓒也是眉头不觉一皱,罢了,继续说道,“这其三……陈侯你回青州后,攻刘备于平原,结孔融于北海,逐陶谦于徐州,围田楷在昌国。到此,青州几乎纳入陈侯你之掌中。然而,这时袁绍突然一道令下,要你出兵北海,攻打孔融。我不懂,袁绍他为什么突然要你这么做,以至最后弄得陈侯你兵败渤海,背上败军覆将之辱。陈侯,你懂吗?” 陈诺听来,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你之不懂其一,我可以告诉你。界桥一战后,袁公虽然一时没有开口让我随他去渤海,但不难想象,我当时新立战功,又在界桥战场上救过他一次,他不论是出于公也好私也罢,只要我向他一声请命,我想他也不好拒绝于我。而我之所以最终没有同去渤海,那是因为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恰巧,我也希望去宛洛闯闯。我这样说你该明白吧?” “这第二……也好解释。我虽然因为侥幸攻杀了西凉张济三将,又有幸结实了关中一帮绿林好汉,更得到朝廷钦命之河南尹。可我不说你也明白,当时河南之地受西凉残剥已久,已经是千疮百痍,要想治理好,非耗费数年之功何能成事?再者,当初我出走宛洛前,就已经答应了袁显思,说今后一旦他入主青州,我必为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出去的话我答应是要守诺。更何况,我身为袁公麾下将,既然袁公有所命,我当然是要按照命令行事。至于说袁公他没收我河南尹印绶之事,只怕公孙将军言词不妥,或者是公孙将军你误听了谣言。其实说来,这河南尹印绶非是袁公没收,而是我自己送上去的。公孙将军你或许不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不难知道,我当时既然身在青州,身负青州督军之责,更兼遥领渤海太守之职,我一身多职,已是极限,若然再要冒领河南尹一职,虽然说出去长面子,可拿在手上一点也不轻松,反不如放出去,落得实在,公孙将军你说呢?” “……”都被陈诺给解释成了这样,他的挑拨之语都毫无用武之地了,他公孙瓒还能有什么说的? “当然!还有这第三点公孙将军你也不解,我也只好顺便说说。” 陈诺顿了顿,“不过在说之前,我倒是有一点不明,我在青州又是攻你同窗好友刘玄德,又是击走你盟军陶恭祖,更是抓拿了你当初所分派的青州刺史田楷,你应该怒我才是,如何在你话里,他们好像都跟你无关似的,说起来那么淡然的样子,真是让我不解啊。”公孙瓒被他一说,老脸一红,吭哧两声,说道:“这个……所谓成王败寇,他们如今既然都败给了你,还有什么资格让我为他们说好话?咱们且就事论事。” 陈诺一笑:“好个就事论事!这样吧,这最后一点,袁公他为什么突然急着让我出兵攻打孔融呢?想来,如果不是站在我的角度,或者是你,或者是袁公,你们想想,在你治下的一块土地上,其他各路藩王都被你给剿灭,就只剩最后一个孔文举了,这块心头之疮,你是割还是不割?当然,袁公他或许是看到胜利在望,太过着急了点,没有判断清楚形势,贸然让我发兵,这才酿成青州之祸。至于我兵败北海,以至弄得最后败军覆将,其实我不解释公孙将军你也应该明白,这自古打仗总是有失有得,有成功就有失败,又何必斤斤计较?至于受辱,我倒是不觉得,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战虽败,却让我同时获益了不少呢,又有什么不好的,公孙将军你说是吧?” “……” 公孙瓒彻底是没有话了,本以为以此三点足以挑拨陈诺跟袁绍的关系,起码也得让陈诺对袁绍有恨。可如今看来,他三点被他一一反驳了回去,他自己反而显得满不在乎的样子,这让他很是有种挫败之感。难道,陈诺是铁了心要跟袁绍了?罢了,这样说都说不动陈诺,看来想要让他走到他这边,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他也不气馁,听陈诺说完,哈哈一笑:“本来我还替陈侯你担着心,现在看来……不过陈侯你也别介意,我听你这么一解释倒也无懈可击,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可我前后思来,还是不能苟同陈侯你的观点。当然,陈侯你是心胸磊落之人,未免将天下人,天下事都想得太过简单了。虽然陈侯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可是,我既然与陈侯你今日在这里相遇了,也算得是缘分,有些话,既然说到这里了,便不能不一吐为快。” 陈诺眉毛一挑,笑道:“哦,请!” 公孙瓒既然一计不成,只能是将话挑明了说:“我之不明这三点,在陈侯你说来都是好的,可我觉得,袁绍所做所为,分明心怀歹意!何则?其一,袁绍不让你随他去渤海,虽然说起来是陈侯你自己没有请命,不过,这样的事情,需得陈侯你请命吗?谁都知道,当此之时,我公孙瓒败归渤海,若袁绍趁此起兵,不难败我,立一大功。可袁绍,他分明是怕你界桥立了一功后,若然再在渤海立一大功,则功劳太过,有盖于他,分明怀有忌惮之心,故而将你遣送宛洛,以绝陈侯之念。” 陈诺听来,呵呵一笑:“功高盖主,自古所忌,公孙将军所得倒是有点道理。” 看陈诺居然笑得出来,公孙瓒愣了片刻,仍是不死心,继续说道:“至于第二点,袁绍他为什么突然将你从宛洛又调回青州,不难明白,当时陈侯你新败西凉张济三将,收拢了不少的兵马,而恰时朝廷又正式任命你为河南尹。袁绍听闻,心中未免恐慌,怕再出一个曹cao,让陈侯你在河南站稳了脚跟,今后不好掌控,是以立马利用你跟袁显思之间的关系,将你突然调走。还有,就算你当初是自己送还河南尹印绶,而袁绍,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