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羌戎  (第2/2页)
三差五的与清秋聚一回,清秋对针线毫无兴趣,不是指点姚采澜写字,就是逼着她练琴。    如此过了这两年的功夫,姚采澜在大字上头确实精进不少,至少能拿出手去了。对于不是特别喜欢的抚琴,终于也能弹上几首难度系数不算太高的曲子了。    姚采澜虽然不是任人拿捏的主儿,可是,你让清秋那种满含期望和鼓励和信任的眼神瞅瞅试试啊?姚采澜反正是反抗无力,只能乖乖就范。    天啊,我就是个弱控啊。看到弱小就心软。没办法。    何况,音律这东西,可修身养性,实在是有钱有闲的宅女必配技能之一啊。    她最喜欢高山流水这曲子,所以,也不管应不应景了,便奏起高山流水来。    弹完了之后,唯一的听众水草使劲儿拍巴掌,“奶奶,这曲子真好听。比您自己瞎弹的那些曲子好听多了。”    你会不会夸人啊?    姚采澜被清秋逼着练琴,经常苦闷加郁闷,便自己想法子找乐子,自己瞎弹,一边唱些奇怪的词儿,合着奇怪的调调。    把贴身伺候的水草给雷的不行,甚至放言:“咱们江府再有人犯了过错,最厉害的惩罚不是被夫人罚月钱、打板子,而是听二奶奶弹琴。”    姚采澜白了她一眼,“今天你有耳福了,让你听一首好听的吧。”    却是轻弹满按,唱起了一首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姚采澜嗓子很不错,声音低沉而又醇厚,气息充足,听起来很舒服,充分的唱出了这首词要表达的闺中愁绪和流年易变。
    水草平静下来,看着远处梅林深处隐隐有烟雾缭绕,天际雾气蒙蒙,只让人觉得人生寂寥。。。。。。    本来很拉风的体验高雅之旅,最后倒是弄出个伤感情节来。    一直到坐着车回到江府,两人都很沉默。    谁知,春草堂里的人却并不沉默。    一进门,姚采澜就听见江清山的大嗓门居然也在唱歌,合着今天是卡拉ok大赛啊。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唱完哈哈一阵大笑。    姚采澜进屋一看,桌上一时杯盘狼藉,地上横七竖八扔着两个酒坛子,江清山已经喝的醉眼迷离,东倒西歪。    仰头又灌了一口酒,啪的摔了手中的酒杯,把毫无防备的姚采澜吓了一哆嗦。    人家那边却已经打着拍子唱起了《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rou,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唱完了眼中又滴下泪来,竟然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念叨着:“老七,哥哥对不起你。。。小四儿,我替你奉养你爹娘。。。。”    姚采澜未免也心有戚戚。虽然不知道这几年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是战争,从来都是视人命为草芥的,无论敌我双方,不过都是演出一出出极其惨烈的悲剧罢了。    再细看时,那人一面嘴里嘟嘟囔囔的,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不动了,好像睡了过去。    水草快手快脚的收拾了桌上的残羹冷炙,正收拾着,江嬷嬷却来了,领着个小丫头叫小红的,送给姚采澜做粗使。    姚采澜看那小丫头长的有些粗笨,脸上带着憨态,看着不像个娇弱的,便满意的收下了,又再三的请江嬷嬷向江夫人转达自己的谢意。    江嬷嬷见江清山醉倒在榻上,心疼的摸了摸江清山的头发,“这孩子,外表看起来没个正形,其实心里明白着呢。也就只在喝酒的时候发作发作了。”    旁边的姚采澜听了暗地里只撇嘴。    江嬷嬷临走又嘱咐姚采澜给江清山盖上被子,千万别着了凉。姚采澜一一耐心的答应着。    小红便接过了水草的活计,继续打扫残席,水草正好腾出手去做饭。    自从江清山回来之后,姚采澜的胃口直线下降,草草吃完晚饭后,留了小红看院子,照例带着水草溜达了一大圈。    回来之后洗漱完毕,那人却还睡着,没有醒的迹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