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学诗  (第1/2页)
    二十五那天一大早,姚采澜请安的日子。香芬还是比她到的要早一些。    两人照例见了姚谦和李氏。姚采澜照例在姚谦看香芬的含情脉脉,以及李氏看香芬的冷如飞刀的眼神中十分的不舒服。    就在她与香芬交换了一个眼神,正要开口告退的时候,门外的春红已经喊道:“表少爷来了!”    怎么听,那声音都跟平日里不同,格外的清脆娇俏,带着点妩媚之情。    姚采澜挑了挑眉毛。    一挑帘子,张思丞已经进来了。    姚采澜赶紧站起来,匆匆的想避到屏风之后,却被姚谦摆手拦下了,不以为意的说反正是亲姨表兄妹,不用那么拘束,见一面也没什么。    姚采澜只好留下来,不是很情愿的给张思丞见了礼。张思丞忙不迭的还了礼。    姚采澜低着头,感觉到张思丞的眼光在自己身上打了个转,却往香芬身上瞄去了。    姚采澜悄悄的出了一口气,一边暗暗打量着张思丞的举止。    张思丞挺会说话,不要钱的奉承话一个劲儿的灌。听得出,姚谦给捧得十分高兴,说要给他介绍和姚鸿澜一起去书院读书。而李氏,则好像不十分热络,只是淡淡的应着,淡淡的嘱咐他好好念书,考取功名报答父母等等。    姚谦爱听好听话,对于跟自己出身相仿的张思丞有一种发自本能的同情之感。李氏则不然,非常瞧不上这个家境贫寒的外甥。    长得好?长得好又能怎样?没有钱,没有权,一切全是白搭。要不是见他有几分中举的可能性,李氏懒得理他,更不愿拿自己的钱去填他们家那个无底洞。    好不容易等张思丞告退了,姚采澜才得以跟香芬一起出来。    姚采澜眼尖,看到不远处的梧桐树后露出袍子的一角。那颜色,那布料。姚采澜心下了然,心里十分厌恶,但没出声。    两个人相携着目不斜视的走在青石板路上。姚采澜能觉出来,一道令人不舒服的视线一直在追随着她们的身影。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姚采澜倒是有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枕头底下赫然是一本书,薄薄的一本,深蓝色微微发黄的封面,端端正正写着书名:诗词集注。    姚采澜一惊之下,随即猜到,准是香芬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放下的。    抚摸着这久违了的封面,闻着久违的墨香,姚采澜忍不住泪如雨下。    青梅这可下了一大跳,赶紧来劝。谁知越劝哭得越厉害。姚采澜又不敢放声,抽抽搭搭哭了半天,眼泪跟不要钱的似的。    半晌才收了泪,由着青梅给她打水擦脸。    看她平静下来,青梅才小心翼翼的觑着她的脸色道:“这到底是怎么啦?”    姚采澜一边吸着鼻子,一边低头摩挲着书,应付道:“我见了这书,高兴地呗。”    青梅叹了一声,道:“您这一高兴不要紧,可把奴婢给吓坏了。芬姨娘也真是,怎么专门惹您哭的啊这是。往后可不能让您再见着书啦。”    姚采澜白了她一眼:“你懂什么?!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于是,小院子的烛火几乎整夜都没灭。睡在外间的青梅每每醒过来,只看到姚采澜专心致志看书的情景。    第二日,见了香芬,姚采澜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香芬淡淡的笑着受了。两人之间很是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    青梅却拉着香芬絮絮叨叨的告状,说她哭了半天,又整夜看书伤眼睛等等,让香芬管管她。    俩人却全都装没听见,青梅只好愤愤的甩了一下手中的抹布,转身擦桌椅板凳去了。    姚采澜接茬做昨儿个的褙子,香芬在旁边不时的指点两句,看她掌握的差不多的样子,就反身到绣架前边去绣姚采澜的大红帐子。    却听得姚采澜出声道:“姨娘,我昨夜也记了几首诗,背给您听可好?”    香芬欣然点头应允。    于是,情景的小院里响起一个轻柔和缓的声音: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香芬也不抬头,只掐断了手中丝线问道:你觉得这词是何意思?    姚采澜便慢慢的把自己的理解道来:我喜爱雪花,不在于其轻盈的形态,更在于其在寒处生长。雪花,虽与牡丹、海棠等人间富贵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洁品性。谢道韫是咏雪的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