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一网打尽 (第1/2页)
山巅战况激烈,但一切都在李静洵掌控之中。 旁观的姬飞晨颇有耐心地对比李静洵三身:“九灵元妃只是地境巅峰,无法蜕变为天神。若水仙子顺利突破天仙,显然这上善若水之道很契合她。” 而且姬飞晨怀疑,之所以李静洵修为不断跌落,是因为她将法力斩入化身,才让本尊越发衰弱。 “彤管那边的天魔大道可能差了最后一线。但大有可为,开辟天魔界便足以证道。至于剑道——” 剑道,单看李静洵以人仙之身抗衡数位地境长老,便可知晓她的剑道造诣。 “虽然没见车海杰和景轩这些年的道业,可李静洵对剑道的理解,绝对迈入天道之列!” 这才是道祖钦定的护道剑君啊。若非荡魔玄圣横插一手,太元道尊算计失误,恐怕李静洵已经凭借剑道气运开太上剑宗,证道飞升去了。 “老大,长生府这边的战况快结束了。没想到李静洵将混元道丹传给樊秋月,难怪樊秋月神情淡定,毫不在意宋绍明的威胁。” “混元丹在樊秋月身上?”姬飞晨嘴里突然蹦出一句。 “对啊。樊秋月将混元道丹变化三才宝瓶和阴阳宝扇,直接将宋绍明和一众魔修逼退。多了,景轩他们也在。” 姬飞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重新去看李静洵手中的宝剑。 若水仙子手中的旗幡他虽然不认识。但知道那东西是李静洵当年将青云伏魔幡给自己之后,重新炼制的护身法宝。 而李静洵本尊手中的青锋剑。他一直以为那是李静洵用混元丹变化的七星剑。 七星伏魔剑乃本洲太上至宝之一,由太清宗执掌,号称最强仙剑。姬飞晨本以为李静洵是以混元道丹变化七星剑,然后借助绝顶仙剑之锋芒外加自身的纯粹剑心,才将诸位魔修压制。 可仔细看—— 那三尺青锋赫然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铁器。甚至不是仙人出手,而是凡人铁匠打造的普通品,甚至还没开锋。 剑心所在,草木凡物皆为天剑! 这又是何等造诣? 扪心自问,姬飞晨自己在剑道上的修为远不如李静洵。 “以这等凡物承载剑心,压制九位地境魔修。这丫头的剑法果真迈入神鬼莫测之境了。” 没有眼睛又如何? 身如明镜,止水无波。心如法眼,明彻天地。 李静洵在《三洞真经》、“道德观镜之法”以及通明心境的三重加持下,天地万物映入识海,和看到真正的景象没有区别。 在李静洵的观看下,那些魔门长老的动作太慢了。根本不用思考,她便能预知对方接下来的所有动作。只需以剑心御使凡铁为天剑,便可轻轻松松截住所有人的动作。要不是她的剑招不蕴含一丁半点的法力,这些魔修早就死了! 剑法飘渺不定,宛如云雾般难以捉摸。但每一剑都恰到好处的点在群魔破绽所在,迫使众魔头无法近身。 “师妹的修为原来已经这么高了么?”不知何时,姬飞晨旁边多了一个人。 姬飞晨面色不改,以玄冥大道遮掩行踪,扭头看向旁边的杏黄袍男子。 “神罗?这厮是借助‘无名傀儡’过来的?” 神罗看着李静洵孤身“围攻”群魔,喃喃自语:“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内景福天道和五行之术吗?非要这么绝吗?” 姬飞晨心中一突,想要继续旁听,但神罗语气一变:“这些人还能不断复活?” 李静洵法力不济,境界不断跌落,只能牵绊几位魔门长老而无法击杀。若水仙子和血海教主胜负尚未可知。可九灵元妃凭借赫赫神威,以一手人间灶火焚烧天地,将那些魔修统统化作灰烬。 但不久之后,天空雷霆炸响。那些死亡的人又重新复活。但九灵元妃似乎见怪不怪,继续调动法力压制这些人。而且这次拿出一口大锅,打算将他们一锅端掉。 此锅名讳“吞天”,本是凡间烹煮庖厨的器物。但作为九灵元妃手中之宝,注入人道功德后成为一件特殊的功德法器。 姬飞晨:“原来她把自己这口锅收走了啊。” 这锅算是当年天宝食肆流传出去的东西。与其配套的,还有姬飞晨扔出去的一套厨具。因为二人的身份,这些厨具被凡间厨师称呼为“传说中的厨具”。而且清泓道人用过的东西,有所谓的神通加持,受世人追捧。直到“清泓法器保护协会”将这些传说中的厨具收走管理,才断了凡人们的心思。 至于李静洵的这口大锅,则被她自己收回。按照太上一脉的心法重炼。不仅是人间烹饪饮食的象征,更有文武之火阴阳共济,演化另类的天道玄机。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饮食乃人之大欲,又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李静洵在吞天锅底刻录道祖名言,配合人道功德将此锅炼成一尊社稷神器。 其真正的用途,是辅佐人王治理山河。在饥荒之时,可以从吞天锅中自行吐出食物,助百姓度过饥荒灾厄。 几百年来,这口锅在大齐王朝治下的确帮了不少忙。 “吞天化道!”元妃施展法天象地之术,化作千丈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