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老茶楼,老艺人  (第1/2页)
    第一百零九章老茶楼,老艺人    对于两个年纪已经一条腿埋进棺材的老人来说,任何一个旧事故人,再相见都是一种奇迹,他们喜极而泣。    但是却喜中带悲,因为哭的是同一件事。    “二老别把身子哭坏了。”王耀眨了眨眼,缓解了下眼角的酸涩,笑着把两位搀扶到沙上,程局长也过来劝说。    大先生坐在另外一张沙上悠然喝着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弟弟啊,三十年过去了,我真的以为你已经不在了。”启功先生握着胡从无的手哽咽道。    “一转眼三十年了,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再见到您。”胡从无又哭又笑“得见一面,死而无憾。”    “可能我苟活到今日,就是为了今天。”启功先生颤声道。    “老师,说什么呢。”程局长笑了笑“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我姓胡。”胡从无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    “力行,你先回去吧。”启功先生对程局长说道。    程局长笑容僵了一下,点点头笑道“那老师你有什么需求给我打电话。”    王耀送程局长出门,程局长在临走时候意有所指的对王耀说“要照顾好几位老人啊,这都是国家的宝贝。”    王耀点点头,却微微皱起眉,回到房间,启功先生和胡从无还在叙旧,王耀走到大先生身边“您身体如何。”    “我能有什么事情?”大先生笑了笑“倒是你,出国一趟如何?”    “挺不错的,国外挺有意思的。”王耀笑了笑“等有时间,我带您也出去一趟。”    “行啊。”大先生笑了笑。    “我师父呢?”王耀左右看了看,没见金闻声。    “你师父最近在对面说书。”大先生指了指外面笑道“就说你那个。”    “有人听吗?”王耀疑惑的问道。    “还行,那家老板喜欢听书,你师父好跟人打交道,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老板也是个聪明人,见晚报上你们剧团吵得火热,撺掇着你师父说,他自己打广告,这不天天生意还不错,一说至少两个小时。”大先生笑道“听书的还不少,不过都是一些年轻人,我去旁听过,都是一群愣头青。”    “这点得慢慢来,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评书还有些陌生,虽然听过,但是没听过现场版的,都是电台之类的。”王耀笑了笑,看了眼启功先生那边“这边您照看着?”    “嗯,去吧。”大先生点点头。    王耀打了个声招呼,出门去对面的酒楼。    河坊街是一条汉城老街,清朝时因为胡雪岩买下来,成为一条商业街,后来杭城改造,河坊街一直保存着原本风貌没有改建,当成文化景点保护,但是却没开放,虽然街上还有几家老字号的百年老店,比如状元馆、西乐园、王润兴酒楼、华宝斋、潘永泰号、、万隆火腿庄、喜得宝丝绸庄之类的,但是都是守着名号,没什么客人,来逛的都是一些老杭城人。    最近几年杭城准备把河坊街开成旅游景点,最近都在招一些文化类的店铺,马先生的博物馆就是这么被推销的,这条街有几间茶楼,金闻声去的就是对面的太和茶楼。    从马路对面都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叫好声和哄笑声。    茶楼外面站着一个穿着短打服装的小儿,肩上搭着一条毛巾,看着不过十五六岁,正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说书声,见王耀走过来赶紧站直微微欠身“欢迎光临,先生几位?”    王耀笑了笑“我找人。”    “您请进。”什么笑着把王耀请了进去。    王耀走进去就能看见坐在舞台上一身长衫精神抖擞的金闻声正在说话,有些沙哑的声音带着一股独特的魅力,很抓人的耳朵。    舞台底下有十几张方桌,坐满了人,有老有少,目测有四五十人,都喝着茶磕着瓜子听说书,还真有些过去老茶楼的味道。    王耀不自觉的露出笑意,这样才有点华夏本土老百姓娱乐活动的气氛嘛。    “客人怎么站在这儿了?怎么不找个地方坐?”这时身后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王耀转头就看见一个穿着一身长衫,外面套着一个绣福的马褂,看着有几分清朝的掌柜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这套装扮在一群穿着现代服饰的人群中一点也不突兀,让王耀都有些晃神了。    “小兄弟?”掌柜的看着王耀呆,伸手拍了拍王耀的手臂。    王耀回过神,笑着拱拱手“不好意思掌柜的,我找人。”    “哎?话还挺有范。”掌柜的楞了一下,笑道“找谁?客人都在下面,楼上没开呢。”    “那个。”王耀指了指金闻声“我师傅。”    “啊?”掌柜的大吃一惊,打量着王耀。    王耀穿着郑西西买的那套价值不菲的衣服,看着俊俏又挺拔,很难想象跟说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