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王城风波  (第1/2页)
    蛮阳城中,一座矗立在最高处的巍峨大殿。    从此处看去,作为南蛮洲有数的几个大城、南诏国日后的王都,蛮阳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绵延起伏的高楼,以各种匪夷所思的形状和方式屹立着,已是夕阳傍晚时分,天空暗淡下来,符文和晶石闪烁着光芒,修者们御空而行,法舟穿梭往来于城市各处。    这座由无数人族先辈千辛万苦创立的城市,从不知多少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开始,从一个小小的人族村集部落,发展到今天,在一个月以后,就会成为一个新生国家的都城。    而坐在这座城市之巅接受臣民朝拜的那位开国君主,此时正站在大殿之上,久久目视远方,不知神游何处。    远方,悠悠黄昏暮钟敲响,带几分禅意回鸣。    一位须发皆白、类似于宫廷主管的老太监开口,声音苍老而语气恭敬:“陛下,您已经在此足足伫立一个时辰了。明禅寺的钟声已响,今天一直在玉宇太虚宫修行的十三公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不少江河水兽的珍贵特产,不如老奴让他们煮了给您呈上来试试?”    那位天资神武的开国君主这才如梦初醒,回过神来。    而后气度威严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老家伙,你是怎么知道我正在想这件事情的?”    老太监头越发恭敬低垂,语气依旧温和不变:“三天前您忽然大发雷霆,将廉威大将军招来,大肆呵斥了一顿,还将用砚台砸得大将军血流满面,今日十三公子从钟幽城里回来,您就一直瞩目城门方向,您是何心思,自然并不难猜。”    “不过老奴心中有一事不解。十三公子虽然天资神武,颇有您当年的风范,但是陛下膝下,还有其余诸位公子。”    “比如五公子,拜在尸魔宗门下,也为七大真传之一,只比玉宇太虚宫逊色一筹。还有大公子,一直跟随陛下身旁,东征西战,战功赫赫,国中诸位无人不服,但现如今看来,您为何独对十三公子偏爱有加?”    老太监的话语虽然有逾越的嫌疑,但站在最高处的那位君主也不生气,反而哈哈一笑:“你从何处看出我对小十三偏爱了?”    老太监不敢回话。    “既然你都说我偏爱了,那就如你所言,让御厨把小十三带回来的那些江河水兽特产呈上来。另外,你传旨下去,让小十三过来陪我用膳。”    老太监沉默退下,待他的身影快要走到大殿门口的时候,那位开国君主又加了一句:“对了,让小十三把那个少年也一起带来,我倒要看看,这小子从哪来的底气,敢在蛮阳城外伤我家二郎!”    老太监走出门外,叹了口气。    他听出来了,即使是这位君主最后的那句,也并没有太多要问责的意思,可见其对那位多年未曾回家的十三公子是何等偏爱。    多想无益,下一刻,老太监的身形便化作一道轻烟,消失不见。    蛮阳狱的府邸,众人刚刚安顿下来,蛮阳狱与麾下几位宗师强者正在议事,谢龙参与其中。    忽然,谢龙意念一动,感应到一股强大的气机正在快速靠近。    不过仔细辨认,谢龙刚提起来的心又放了下去。    此人是从蛮阳城中最高处的那座大殿上而来,身上并没有任何杀机或恶意,应当不是他那些仇敌找上门来。    说来也是奇怪,自谢龙修为大降已经一个月有余,那帮平日里恨不得将谢龙生刨活剐的家伙,居然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动静。    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谢龙甚至隐隐感到担忧。    他有一种预感,自己那些仇敌一定已经有所举动,但是他却完全置身于事外,毫不知情,这种感觉很不好。    他在考虑,这次南诏立国夺嫡风波过后,如果还没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要不要主动杀上门去。    不过这样风险太高,在他修为尚未恢复之前,很容易玩火自焚。    这时,老太监来到门外传旨。    “什么,南诏王要见我?”    谢龙极为惊异,而后眉头皱起。    按理来说,坐在蛮阳城最高处的那位没有召见他的理由。    自从谢龙答应帮蛮阳狱夺得南诏太子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