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 初恋 (第1/2页)
正在迅速崛起的深圳,是地狱和天堂的混合体。它是老板们的天堂,打工族的地狱。遍地的工业园区,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厂。几个工厂加起来,汇聚了上万的打工族。当地人因人制宜地建造一条或几条商业街,各种商品把打工族挣的钱被逼为生存又掏了出来。与商业街相伴生的综合市场里,不光给打工族们提供各种生活用品、生存物资,还会给有钱人提供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在不断更新换代,精神产品更是不断花样翻新。 变味的发廊、变态的歌厅、洋味十足的酒巴咖啡厅、挂羊头卖狗的洗浴城、名目繁多的会馆、高档酒店等娱乐场馆,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让深圳最先成了全国精神消费的重要场所。然后这些凝聚着打工族血汗的场所,在利益上却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他们生存在世事转换的夹缝里,一大堆想都想不到的问题和难道,随时都会考验和折磨着他们。他们所幻想阳光生活,时时会遇到残酷无情的打击,即使非常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他们觉得非常困难,甚至是沦落到寸步难行的地步。 每条商业街和综合市场里,都是打工族免费闲逛的场所。这已经是市场经济带给他们的福利了。他们可以免费观看各种商业表演:耍魔术卖风湿损伤药的、变戏法卖磁疗内裤的、搞抽奖卖电器的、免费送电话卡的,更有江湖艺人,空盆取蛇,猴子空翻,应接不暇。随时都会有流浪小商贩,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像做贼一样兜售离奇的小商品,涵盖了所有物品,只要想要的,人家都有。还有散发做人流、治********各种疑难杂症广告单的,其劲头不亚于当年热血青年散发革命传单。各行各业已经畸形发展到离真实生活越来越遥远,让人感觉会越来越窒息! 温乎乎的带着工业酸味和海洋腥味的风里裹挟着乱哄哄的嘈杂声,包裹着阮柔。阳光也是出奇的明亮,晒得她身上痒痒的,脑子也晕乎乎的。她理解不了,大年三十的街道上还有多商家小贩在忙着挣钱,更怀疑没有雪的过年还算不算过年。 阮柔和刘影从街市上回宿舍的途中,发现还有不少工厂的机器在轰鸣着。她们知道和她们一样不能回家过年的工人还不在少数。打工族们一般都是初中学历,老家在农村。农村由于和市场经济没有太大联系,其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让资本很难触及到农村。资本的流淌在大城市里,所以农村劳动力想搞经济就得到开放的城市里打工。“打工”一词起初是农村年轻人进厂做工的专用的,是为他们定身量做的,后来不分老少都进城务工的人多了,又发明了“农民工”。年轻进厂打工这也是他们惟一进入城市的理由。 中国的计划经济几乎摧毁了中国,但却为后来改革开放储备了大批的劳动力资源。人多就意味着“廉价”,这种“廉价”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支撑了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支撑了整个中国这个庞大机器的运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最早使深圳成为世界工厂,就意味着为全世界供应产品,也就意味着全世界都在享受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的红利。千千万万的工厂的运转是打工族不分白天黑夜劳作提供的动力,机器的轰鸣声掩盖了打工族无尽的辛苦、心酸和无奈! 这是最好时代的开始,也是最坏时代的开始,就看它会开向何方了。在这里,每个人都卷入工业化生产的漩涡之中,身不由己。打工族都是这个万花简一样的世界里的普通人。普通就意味着没有金钱,没有金钱就意味着没有人权,没有人权也就没有尊严,像蝼蚁一样命贱地生存着。他们在一条条生产线上,熬过了白天和深夜,消耗着青春和梦想,让机器的旋转带走了他们心酸又短暂的恋情和爱情。到头到他们剩下不了什么。 马力出现在阮柔宿舍门前,让阮柔感到惊讶又惊喜。刘影像是也见过马力,冲他笑了笑,把他让进屋里。 阮柔不知道哪天起,开始对马力有了好感,有时候会朦胧地产生想拥抱他的感觉。阮柔自和马力相识后,也就是短短的一个多月时光,时间就来到了要过年的时候。那天工厂宣布要放假了,举办了一场年终宴会。一个让厂长跟着跑前跑后的老男人,在宴会上讲了话。厂长介绍说:“这位是我们尊敬的董事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