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姐妹_第94章 收容救护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收容救护站 (第2/2页)

得再快,也跑不过追她的人。追他的两个人,是收容站的护工,武警复员,练就了一身对付社会内部不安定分子的本领。

    辛英也跟着阮柔上了面包车,车里面已经塞进去了几个可疑人员。辛英和阮柔上了车,正好把车装满。警车带着面包车,像是完成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任务,飞快地跑了起来,准备早点回去,向领导展示成果。

    辛英和阮柔等一车人被带到了派出所,里面已经人满为患。接着,陆陆续续有人交了钱被放走,有人被保释,有人被收容。

    轮到辛英和阮柔时,由两名“辅警”做了笔录。辛英像是经历过这样的场合,一一回答出来提问并展示出了所要的证件。然而阮柔没见过这阵式,第一项审问,要身份证,就没有通过。阮柔一时没想起来她刚办了身份证,在辛英“她的身份证在家里,她刚来什么也不懂,出来就没有带”的辩护下,想起来刚办了身份证,但她又怕警察查出来是假的,一时不敢说出来。阮柔的笔录,上面被问及有无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证件时,填写的均为“无”。

    当晚,负责甄别“三无”人员的,是派出所专区大队长。他是部队转业的,有十余年的警龄,曾经立过公安系统的一等功,多次受过政府的嘉奖。辛英说明阮柔有身份证和工作单位,提出为其补办暂住证,先领走,再来补交时,但均被大队长以“没有进行核实必要”的理由予以拒绝。辛英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她是想把阮柔领出去再说,大不了一起逃出深圳算了。

    这样,到了凌晨,阮柔被送到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该所值班民警对阮柔进行了询问。一名治安协管员参照派出所移送的询问笔录,“制作”了询问阮柔的笔录,并在笔录上填写了“无暂住证”、“无正当职业”、“无正常居所”等内容,然后让阮柔签了字。

    民警则代替待遣所所长签下了“同意收容遣送”的意见。

    阮柔当晚被送到收容人员救治站,这里位于远郊,距市中心一个多小时车程。它是一个公立精神病院改造成的。周边了解的人说,这里就是人间地狱。传说为什么把精神病院改造成收容站,是因为收容后没几个还能精神健全的,一般都得要救治,也就必须把收容站和救治站,合二为一。

    救治站占用了三幢小楼。与普通医院不同的是,每一个病房的门窗都有铁栅栏。救治站几乎没有专业医生,能打能杀身手敏捷者皆可,护士也是由身强力壮者组成。更多的是护工,护工就是职业打手了。这里场地拥挤、设施简陋,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混乱,几无规章制度可循。

    而护工是救治站内的特殊角色,清一色的退伍战士。他们以前是以保安招集过来的,为了名称好听,把保安们都被改称为护工。另一个原因是用人单位要雇用保安必须向当地派出所交一笔钱,救治站为了省这笔钱,就给他们改了名。其实公务事业单位还是很会精打细算的。但事实上,这些护工从未接受过任何护理培训。他们穿着迷彩服,提着警棍,这些已经足够了。

    护工其实就是执法者,在被收容者眼中,他们却cao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只要有敢当面顶撞领导的人,一个眼神,被收容遣返者就得在以治病为名的招牌下,毙命。

    辛英塞给了拉阮柔的车的司机五十元钱,来到了收容救治站。进门后,又塞给看管阮柔的护工一人五十元钱。她求两位护工说:“哥哥们,我meimei还小,不懂事,请你们多照顾。我明天早上把她证件带来,她今天就是忘记带了。以后我请哥哥们吃饭。”

    一个护工说:“我没什么文化,说话直,你明天要快。不然,不但会罚款,还得被遣送。今晚你就放心吧,我们不会虐待她的。还有你明天得多带点钱,不知道哪块会用上。要不然,一个环节出错,到时就得人财两空。”

    辛英过来隔着铁栅栏跟阮柔小声说:“这屋子的人看都关几天,可能精神都出现毛病了。你要老实地待着,不要说话,别弄出动静来。她们关在里面一肚子火,无处发,别伤着你。我马上回去给你想办法,你坚持到明天,我明天就能带你出去了。“

    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过来,想听她们说什么,在高大威猛的护工的训斥下,退回了原地坐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