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肝胆昆仑  (第1/1页)
    “所以晚生才说,中庸之道,果然很对庞少保的口味。”    乐松此一语,极尽讽刺之能事。    二人一时无语,殿堂内剑拔弩张。    与此相反,窗外气氛祥和。    雨后薄薄的日光透射过随风摇曳的竹叶,影落斑驳。    一阵风吹过,泛黄的枯叶随风而舞,翩翩然,竟越飞越高。    是枯叶蛱蝶。    那蝴蝶飞入殿内,停到乐松的肩膀上,乐松抬起手,轻柔地向蝴蝶一点,蝴蝶停在了他的指尖,翅膀一张一翕,连同乐松修长秀气的手指,似是一幅皮影戏。    ——“不!不是!”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庞籍。    “并非这般的……”    他双手紧握成拳状,喃喃道。    站在他面前的哪里是乐松?明明是乐信。    这两父子的执拗如出一辙。    是在柴俨手下为官了十数载,他才渐渐明白,何以当初乐信对这庙堂戛然止步。    柴俨虽算不上昏君,但远远不是明君。    悠游寡断,终日周旋于几家世族、外戚,还有丞相之间,心力交瘁。    “官家,‘明黜陟’于国于民,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日在文德殿里,庞籍苦口婆心向柴俨进谏。    柴俨叹了口气,无奈地摇头道:“朕何尝不知道?纵是有中书门下两省赞同,但石家、符家,甚至连同赵家的人,都纷纷奏表反对,朕又有甚么法子?”    朕又有甚么法子?    听到这句话,明明是三伏天,庞籍却如在寒冬腊月里淋着雪雨般心寒。    你没法子,那这天下便是无人有法子的了。    他在心里冷笑,柴俨既是官家,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区区几个外戚,有何必要顾忌至此?    ——“此处并非衙门,本世子不需要证据。”    一时间,庞籍想到的,是那阿修罗一般的乐信。    事态危急,自当杀戮果断。    ——“官家虽有些稚嫩,却也是个仁君,你是有真才实学的,假以时日,他必定对你另眼相看。”    那日,他是这般对乐信说的吧?    这一刻,庞籍真想狠狠地扇自己一个耳光。    “臣明白了。”    他佯装恭敬地对柴俨道。    出了文德殿,庞籍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自己也说不清楚,此刻的心情,到底是颓然,还是坦然。    他与废太子柴仪只有一面之缘,并不能确定柴仪会不会比柴俨更平庸一些。但他很笃定这江山由柴仪接手的话,一定会好更多。    因为柴仪有乐信。    更因为柴仪信任乐信。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他自问不比当年的乐信差。    可是,这又有甚么用呢?    柴俨甚至都不敢重用他。    这比怀才不遇还要憋屈。    “早知道,我当日就和你一起辞官了。”庞籍赌气地自语道。    ……    思绪回到眼前,乐松的话,让他醍醐灌顶。    是的,追求极致的人,如何能用凡人的价值来衡量?    得不到心目中最好的,那就全都不要。    这是乐信他们这种人的格言。    所以,他才会在柴仪死后,隐隐归山林。    云淡风轻,是他的外衣。    孤独,无人理解,愤怒,极端,这才是真正的乐信。    他心里的仁君早已不在,柴俨那样的庸才,连次选都算不上。    乐信想要创造的盛世,定然是极致非凡的。    追求极致,是一场披着血与骨的杀伐,是一遍又一遍的自我逼迫。    与困苦相伴,与大火暴风同行,压根儿不可爱,毫无不温存,是刀刮皮肤,是火炭烧眼球。
    穷尽一生,却什么也得不到。    这不是最痛苦。    退而求其次,才是最苦。    他是这一刻,才彻彻底底懂得了乐信。    莫名的激动情绪涌现心间,他只觉得眼眶一阵酸楚,腮边似有些湿润。    乐松也是怔住了,他不知庞籍为何激动得要落泪。    “并非这般,并非如你说的这般!”    庞籍盯着乐松,把他当成了乐信,这一番话,是他发自肺腑想要对乐信说的:“追求极致,破釜沉舟、义无反顾,这固然可敬,宁缺勿滥,也是可钦。”    他举起衣袂,印去腮边的泪痕,盯着乐松,目光炯然。    “可是,为大道而甘于中庸,为抱负而忍辱负重,为大局而妥协,亦是真豪杰。”    你有你的疯狂,我有我的坚守。    乐信的偏执是孤独而愤怒的,他的隐忍又何尝不是无人理解而极端?    “哈!”    面对庞籍的慷慨陈词,乐松却是粲然一笑。    继而笑得无法自已。    “哈哈哈哈哈哈!”    许久,他才停了下来。    “庞少保,请多指教!”    乐松拱手道。    “世子,亦请多指教。”    庞籍拱手回礼。    他心里的念头,愈发坚定了。    他要好好打磨这块璞玉。    他要把乐松教育成这帝国未来的肱骨之臣。    如同当年的乐信一样。    他,要把他培养为自己的对手。    他与乐信那一决胜负的约定,便由乐松来延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