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书续命  (第1/1页)
    柴琛感到眼角有些湿润。    此刻,他才发现,在他认识的所有言辞里,“虚惊一场”是一个最最美好的词,比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比心想事成,都要美好千倍万倍。    失而复得,比求之不得、比朝思暮想都要更难忘一些。    他走近湖中的亭子,轻手轻脚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他小心翼翼,仿似走在最薄的冰之上,似去抓一只最易受惊的小鹿。    他唯恐任何一丝声响,都会惊吓了“她”,生怕一个不小心,“她”又消失了。    但“她”还是听见了。    “她”回眸,神色冷寂得如同这片湖水。    亭子里横放着一张躺椅,“她”懒洋洋地躺坐在上面,左脚闲适地翘放这右脚上,左手放于脑后为枕,右手持卷。    毫无半分女儿家的矜持斯文,倒像是个鲁男子一般。    他丝毫没有不喜,反而更觉得“她”率真自然。    骤眼一瞥,“她”在读的,正是他前几日碰巧看过的书。    ——“你也看《太平广记》?”    他问。    《太平广记》是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以及道经﹑释藏等的杂著。其中,神怪故事占最多。    “她”所读的,又正是鬼卷第四部。    一个“女鬼”在看鬼故事?    他不由得莞尔。    “鬼卷第四,《李章武传》。”    “她”不答,那他便自问自答。    “女鬼”闻言,挑了挑眉看他,终于有一丝一闪而过的在意。    他心中大喜,戏谑问道:“女鬼亦看鬼故事?”    “她”反驳:“圣贤尚读圣贤书。”    他闻言大笑。    有趣,有趣!    “我上旬刚看完此书。”    他抓住这唯一的话题,彷如溺水之人抓紧救命的稻草。    “圣贤人不去读《大学》《中庸》,读神怪志异有何用?”    “她”淡淡地问,目光不知何故忽而黯然,望向无边的湖面。    “魑魅魍魉,何尝不是人间百态。”    柴琛叹道。    官家虽正值盛年,而今连五皇子都已行冠礼,太子的册立日渐提上议程。    大皇兄、自己、四弟,甚至五弟,背后的势力早已蠢蠢欲动。    朝堂宫内,山雨欲来。    兄友弟恭,不过暴风雨前的平静。    ——“外公,母后的死,并非偶然。”    当年的忍隐,五年的不动声色,所查得的真相让他吃惊。    然而,外祖父的冷漠更令他愕然:“延福宫的杭菊茶向来不俗。”    “外公?!”    无情至此,他竟是一早就知道,却冷眼旁观自己的亲生女儿被害。    外祖父盯着他,肃然道:“太后不需要再一个如赵家那般,尾大不掉的外戚。”    “不是赵家的主意?”柴琛一时间,实在无法消化这般复杂的内幕。    “哼,”    “太后与赵家早已离心离德,“眼前的老人,能历经三朝而屹立不倒,并非浪得虚名:”她以为除去你母后便可令赵、王两家结怨,却万未料到我与赵忨早已暗中结盟。”    柴琛惊得无以复加。    “太后此举正妙,妙到毫巅!”老人不顾他的讶然,径自道:“你母后不在了,正好让官家对王家掉以轻心。你尽可韬光隐晦,待韩、高两家斗得两败俱伤,再由赵家出面助你,试问到其时,谁与争锋!”    妙?妙到毫巅?    外公,那是我的母后,是你的女儿啊!    柴琛心中狂然呐喊,望着眼前曾经慈眉善目的老人。那因利欲熏心,而扭曲得如同鬼魅一般的面容,让他无奈地沉默了。    思绪回到眼前,他不禁叹息。    神怪志异,说的哪里是鬼怪,分明是人间。    “女鬼”闻言,若有所思,幽幽然叹道:“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好句!”他赞赏问:“是何人所作?”    “是我家先祖的札记里的诗。”    “你生前唤什么名儿?”柴琛趁机问。    “女鬼”回首,冷冷地答道:“我姓女,名鬼。”    柴琛笑了起来,即使是“她”木然的神情和冷言冷语,在他看来都可爱得紧要。    他这时,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欢畅着,这“女鬼”的风趣,远在他的想像之上。    他一面笑着,一面道:“是我迂腐了,你姓甚名谁,有什么重要?”    “那你又唤什么名儿?”“她”问。    “我姓书,名生,与女鬼最最般配了。”
    说罢,他自己笑了起来,半天却发现“她”不为所动,顿觉尴尬,只得悻悻然地搔了搔帽冠。    “书生,你还看什么书?”许久,“她”忽而问。    他道:“《太平御览》?”    “看过了。”    他想了想,再问:“《册府元龟》?”    “无聊得很。”    他又说了许多冷门生僻的书,“她”都读过了。他自问一目十行、博览群书,眼前人亦也不遑多让。    “《沅陵杂俎》你可曾看了?”    他想起这本他看过的最生僻最冷门,却又趣味横生的书。    “你可有忘川卷?”    “有,有!”他忙不迭地应道。    “女鬼”道:“你下次借我瞧瞧。”    “好!我明日带来给你。”    “她”睨了他一眼,便再拾卷细读,不复言语。    ……    “她”在看书,他在看“她”。    柴琛看得心旷神怡,等到一阵春风吹来,把她的碎发稍微吹乱了一些,拂在她的眉心之际,他要竭力克制着自己,才能不去轻抚她光洁的额。    他祈求这夕阳落得慢一些,再慢一些,他愿意就这样看着“她”,一直看,一直一直看。    “你是不是给我下了咒?”他问。    “女鬼”盯着他,眸子似黑曜石般,“她”的声音很轻、很沉:“是。”    “是什么咒?”    “你每隔三日就必须给我带一本书,一本我从未读过的书,否则便七窍流血而死。”    倘若是三日前,他听到这话,必定吓得脸色煞白。    但此刻,他朗然笑道:“好!”    “你还不走?”    “我……”    他想留下来,留到地老天荒。    “天黑了,我便要吃人的。”    他笑着摇了摇头,心情轻松地走出亭子。    未走几步,他又回头,问:“咒语有没有期限?”    “直到你家的书我都看完为止。”“她”头也不回地答。    他笑得更灿烂了,御书房汗牛充栋,穷尽此生也是看不完的。    殷红色的夕阳照在桃花林上,垂落的花瓣都染着金色的霞光,是他从未见过的瑰丽惊艳。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