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的魔幻之旅_第三百六十九章 责任心与功业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责任心与功业心 (第2/2页)

话语权。”艾伦恭维道。

    “按照法兰克帝国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在大陆其他地方也大致如此,平民出身的人作战再勇猛,其上限也只是中低级将领,高级将领只能由贵族担任,元帅更是只能从高级贵族中选任。可是法兰克帝国的贵族,尤其是巴黎的贵族,身上的胭脂气越来越重,只知享乐,不愿拼搏,吃不了苦,受不了罪,没有人愿意去苦寒之地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作战,因此我能脱颖而出,无非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我自问与历史上一些名将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那些不懂战争的外行,见我取了一些胜仗,就把我吹捧成‘军神’,其实都是一群别有用心之徒罢了。”鲁曼因说道。

    “什么别有用心?”艾伦问道。

    “对你过于吹捧,过于神话之人,少部分人是在捧杀你,把你抬得越高,到时候摔得就越重,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默契或者组织性,他们捧你,只是因为你能满足他们的某些心理需求,比如被强者守护的安全感,比如‘英雄是我们这边的,我与英雄密切相连’的精神慰藉。表面上前一种人对你有害,后一种人对你至少无害,甚至还可能有利,但其实最危险的恰恰是后一种人,首先,他们人数众多,占了绝大多数,其次,他们能够无原则地崇敬你,就能够没缘由地憎恨你,有朝一日把你踩在脚下之人,往往就是昔日跪下来对你顶礼膜拜之人,反倒是你曾经的对手,能够在你落难时对你惺惺相惜,网开一面,因为你的对手已经习惯了和你做对手,并不太在乎你再次成为他的对手,而当初跪倒在你面前的人,如今已把你踩在脚下,绝对不愿意你再有一天重新凌驾于他们之上。”鲁曼因道。

    “所以历史上那些风光无限的大人物,善终的都很少?”艾伦问道。

    “不光是一般的大人物,即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生平越辉煌,晚景越凄凉。他们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格局,但到了晚年,随着精力衰退,意志薄弱,手下人又存了为将来做打算的心思,不再对他言听计从,他就很难再掌控住整个局势。而随着他掌控力的减弱,局势会变得更加暗波汹涌,波谲云诡,反过来进一步冲击着他的掌控力。好一点的,在落寞、不甘和担忧中辞世,差一点的,还没闭眼就已看到一生的功业分崩离析,更差一点的,大权旁落,被人胁迫,极其悲惨地死去。所以说功业如火,既能照亮世界,也能焚毁自己。”鲁曼因感慨地说道。

    “殿下看得这么透彻,功业之心是否已经看淡了?”艾伦问道。

    “建功立业的冲动年轻时最为强烈,随着经历的生死多了,对命运和死亡越发的敬畏,功业之心确实有些淡了。然而责任心却在与日俱增,其增长速度甚至比功业心的衰退还要迅猛,很多东西依然要去争夺,依然要去守护,不过这次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只不过在外人看来,责任心不过是功业心的一种粉饰性说法,并无本质区别。然而,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功业心可以放弃,责任心不能放弃,功业心可以洒脱地推卸掉,责任心就必须沉重地扛起来,一个人历经挫折磨难而矢志不改,多半是被责任心而非功业心所驱使,不是他不想放弃,而是他不能放弃,这就是责任心与功业心的区别。”鲁曼因道。

    “既然责任心不能放弃,而履行责任时往往又会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这是否意味着可以而且应该穷尽一切手段?”艾伦问道。

    “理论上是如此,但也未必如此,看你坚信何种理论。很多责任已经预含了某种前提,那就是只能使用合乎道德的手段去实现,而很多责任则不预含此前提。不过两者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时常被人混淆,很多人以不光彩的手段去实现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目标,即使他最后成功了,也会被他所造福的人所唾弃。当然,极个别人明知是这种结果还坚持要去做,有人说他是大愚,我则认为他大勇,大彻,大悟,是彻底抛弃了功业心之人。”鲁曼因道。

    “即使是被责任心所驱使之人,也很少能彻底抛开功业心,在殚精竭虑造福一方的同时,也盼望着青史留名。”艾伦附和道。

    “这是自然。奉献是人的本能,自私也是人的本能,极度无私之人,与极度自私之人,早就灭绝了,活下来的都是不太无私也不太自私之人,他们构建了一种介于无私与自私之间的伦理,之后的所有人从小就被这种伦理所灌输和熏陶,因而也就变得全都和他们一样了。”鲁曼因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