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5 黑巢杏子 (第2/3页)
什么,两者有可能是同一件事。以阮黎医生的特殊性来说,阮黎医生的存在意义,一定涉及了这个中继器世界变化的某个关键,掌握它,就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权。 对有可能袭击阮黎医生的人来说。阮黎医生只是普通的仇恨者,或是普通的名人,因为,她既不相信“神秘”的存在,也没有神秘力量。但是,对于所有知晓病院现实的人来说,她大概是比任何电子恶魔使者都要重要的大人物吧。 我对阮黎医生的看重,在nog看来,或许仅仅是一种私人情感的体现。只有我明白,其中的因素十分复杂,复杂到了,我宁愿选择“暗中保护”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方法。nog虽然不清楚,阮黎医生的特殊性,但却看到了我对她的重视,所以,才会也必然会利用她做一些手脚。 我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看到了。”杏子调整了一下电视机。屏幕上的彩色画面,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摄像头尾随在阮黎医生身边。阮黎医生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看了一眼,杏子立刻说:“不是在看我们,那个角度就有一个摄像头。”说罢,其它的电视机也开始转换画面,构成一幅以阮黎医生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不同方向,不同重点的监控影像。 “你的便宜母亲可不简单。”只看了几眼,莱德就已经注意到了,阮黎医生等人置身之处的不同寻常。走廊上布置摄像头不算什么,但是。接待人员可不全是和和气气的家伙。那些黑西装的安保专员会出现,就意味着,这个环境被预估为有一定程度的危险。如果只是普通的私人邀约,亦或者说,是普通人的邀约,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简直就像是电影里对那些危险度极高的工作场面的刻画。 “不简单的是邀请她的家伙。”杏子有气无力地说:“高川先生的便宜母亲是知名心理学家,而邀请她的人,正在做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nog做过的,需要心理学家的事情,这两个前提条件,加上当前所置身的这个由精神病院改造而成的据点,都在暗示邀请阮黎医生的人的野心。尽管对方的具体身份还不清楚,不过,大致上打着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的主意吧。 “是想要控制获得了神秘的精神病人吗?”我想了想,又具体问到:“精神病人成为电子恶魔使者后,会比一般的电子恶魔使者更强?” “嗯……该说是更强,还是更古怪呢?”杏子慢吞吞说到,莱德看了我们两人一眼,没有阻止这个话题,“强不强,需要打过才知道,但是,能力上不同于一般的电子恶魔使者,是可以肯定的。不过,不同于寻常并不意味着更强大,只要弄清楚了具体情况,同样可以找到克制的方法。” “问题就在于,不能利用普遍性的经验去应对,所以在第一次交手时,精神病人会在能力效果上,占据一定的优势。”莱德接口到:“但是,不能奢望他们很善于战斗,就我们的接触体验来说,将精神病人当作战士使用,只会得不偿失,不过,作为非战斗的后勤辅助,他们的能力的确可以让人感到惊喜。”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就像我们正在使用的据点。” “查到了,和阮黎医生走在一起的那几人的身份。”杏子转动一台电视机的旋钮,城市风景的监控影像就变成了人物资料的播放,“果然都是阮黎医生的同行,交情最少的一个都有四年,而且,全都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 “所以,有求于他们的这个神秘组织,很可能是原住民自己的组织?”我虽然这么问,但心底基本上已经肯定,“既然是在巴黎见面,对方在这个城市也应该有落脚点,你们可以查到吗?” “这个城市已经被末日真理教渗透得千疮百孔,我们的工作也很难做啊。”莱德苦恼地说:“只能说尽量,如果对方和末日真理教有关系的话,会更容易一些,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都是侧重末日真理教方面的。对原住民组织的监控就有些弱。” “摊子铺得太大,人手不足了。”杏子也一副抱怨的口吻说:“铆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旦打起仗来,现在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我们被各个击破。” “别在外人面前说这种话。”莱德不阴不阳地训了一句,但我觉得,他其实是想要削我面子。而不是警告同伴。 我当然是无动于衷,如果他能撇开过去的恩怨,将我委托的事情做好,那么,被他逞几次嘴皮子也是不痛不痒。 “我可是实话实说。”杏子不以为意地说:“如果让铆钉在这么胡作非为,不用高川先生出面,我们也会被敌人搞得欲生欲死。” “注意言辞!”莱德的语气又严厉了一点。 “别装模作样了,莱德,我知道。你早就看铆钉不爽了。”杏子说:“我决定和露易丝干了。” “杏子!”莱德睁大眼睛,仿佛在责备对方说话不经大脑般,瞪着杏子,“说这种话,你到底想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向高川先生示好而已。”杏子转过脸来,没精打采的脸上,浮现一丝诡秘的笑容。“黑巢的露易丝托我向你问好。” nog内部终于出现问题了吗?我这么想着,只是回以一个友好的微笑。没有具体的回答。杏子在这里说这种事情,当然不会不经过大脑,这也意味着,莱德本身的立场,也变得复杂了。nog本身就是联合组织,出现分歧是可以预想的事情。不过,从杏子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这种分歧是以铆钉的决策为表面的导火线,可是,铆钉并非是没有能力的人。在前几次见面时,他给团队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推断,他也应该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