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逃不掉啊 (第3/3页)
水刚上涨,丝毫不做防备。 李孝恭带兵攻下了荆门、宜都二镇,进兵到夷陵。
到了此刻,萧铣的西大门,重要的防守基地没了,大唐已经进入了他的地盘。 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 简而言之,就是枪尖已经抵到你的喉咙了。 速度就是这么快,顺江而下,有句诗不是那么说,千里江陵一日还嘛。 而且这还没到江陵呢,才到附近…… 萧铣的大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屯驻于清江,这是萧铣首都江陵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孝恭已经杀爽了,准备趁势拿下,但是李靖却不这么认为。 敌军虽然人少,但却都是过来拼命的,而且救援失败,憋了一肚子气,有句话叫做哀兵必胜。 而且我军风雨无阻,连日厮杀,敌军以逸待劳,打不赢的。 不如坚守不出,消耗敌军锐气,等过他个几天,敌军必然会分散兵力,一部分阻挡我军,另一部分返回城中守城。 到了那个时候敌军兵力衰弱,再发动进攻,必然取胜。 但是李孝恭不听啊,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你让我停下? 告诉你,不可能! 然后他就吃了一场败仗…… 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了,李靖年龄都能分你两个了,不听话啊! 但是就在李孝恭郁闷的时候,李靖却说现在是发动进攻的时候,随后带着五千兵马就冲了上去。 李孝恭自然是满脸的问号,怎么,我让打的时候你不打,我输了回来了你又要打,专门与我作对? 但其实这时候还真就是一个好机会。 因为萧铣的兵马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场胜利之后,那叫一个惊喜。 但是他们的纪律不行,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争先恐后的上岸,争抢唐军丢弃的物资去了。 而这种混乱场面,正适合冲杀啊! 而结果也是非常的不错,文士弘逃亡,缴获战舰三百余艘,杀死及溺死的人以万计算。 随后连战连捷,萧铣的最后一道防线没了,而且还造成了连锁反应,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来投。 而这个时候,李靖却又建议李孝恭将缴获的舟舰散放江中。 其他人都以为李靖疯了,缴获的敌舰不好好利用,却要散出去资助敌人,你脑子有问题吧? 但是呢,李孝恭学乖了,虚心请教李靖。 而李靖就说了,萧铣的地盘,南出岭南之外,东到洞庭湖,实在是太大了,一步步打下去要到啥时候? 而且我们是挥军深入,若攻城不下,他们援军从四面八方集合,我军里外受敌,进退不利,缴获的这么多战船有个屁用。 今天放弃舟舰,让它们顺流而下,援兵看见以后,肯定会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贸然进兵,这样就能够为我们攻打江陵拖延一些时间。 这才是真正的谋划啊,李孝恭果断采用。 而后面的结果确实是与李靖预料的一般无二,不光是敌人不敢来了,不少人还直接选择投降。 就连萧铣都在文士,也就是岑文本的劝说下投降了。 不过投降之后还发生了一件事,纵兵劫掠是此时非常常见的一件事。 萧铣和岑文本请求李孝恭不要这样做,江南民众困苦,李孝恭欣然应允。 但是麾下的将领不行了,少了一大波收入! 所以他们提议把世家大族,萧铣的文武大臣家产抄没,以做充公,说是充公,但其实就是分给他们。 李靖听到这话那是真的感叹猪队友带不动啊! 萧铣投降,战局确实已定,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怎么才能让大唐统治住这片土地才是关键。 萧铣麾下的各地将领本就是没有野心,依附于萧铣,能够轻易的传檄而定。 但是你这么一做,他们还敢投降吗? 那大片的土地得打到啥时候去,要动用几十万的兵马? 这叫什么? 这他娘的叫收心,╭╮哼,多学着点! 而王运思考完这整个流程之后,并不打算做变动,又现成的答案可以抄,傻子才变动,出意外咋办? 春水也是个三峡的上涨期,敌我双方的局势与历史等同,除了时间不同,其他都一样。 其实历史上南边打的时候,北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刘黑闼正在河北攻城略地,李神通等人被打的抱头鼠窜。 这一世窦建德亡的早,刘黑闼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