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加一块  (第1/3页)
    说来。    礼部并不负责使团对接事宜的。    而原处置外交事宜诸事的,乃是尚书省主客等司曹对接。    不过,当下的皇朝,尚书省只不过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存在,主客等司曹更只是兼官。    所以。    能真正对接北狄使团的,也只有礼部,以及鸿胪寺了。    所以。    这也是为什么礼部的人一听到圣旨之后,脸上就皆苦了。    至于鸿胪寺的人,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虽说,鸿胪寺本就是接待各国使团的主要部门,可他们却是最不想接待的,就是北狄使团。    因为他们曾经领教过北狄使团的嚣张。    动口,那还好说。    动手,那也是家常便饭。    为此。    每每北狄使团也好,还是西夷使团也罢,到了京城之后,鸿胪寺中的官吏们,不是告假,就是谎称有病,谁都不愿去对接这两国的使团,其中以北狄更甚。    礼部与鸿胪寺的官吏们,因为一道圣旨,而苦闷不已。    而此时的始作俑者,却正在自己府上,看着归龙教自家小妹和表外甥武艺呢,甚至也能从中学到点东西,甚是享受。    自己身上无职事官,朝议根本就不用参加。    就算那三司总管有些职事官样子,但步青甲却是不能去参加朝议。    毕竟。    那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消去影响,而且传闻或者流言也越来越多,皇宫之内,更是如此。    如步青甲去参加了朝议,朝中的那些官员会如何想虽说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皇家的人如听闻了此事后,必会在赵柘的耳边吹风。    宗室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总之。    步青甲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况且,朝议对于步青甲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政治攻讦体,能不参加,最好不参加。    当下的皇朝。    没了曹系,也没有孙系,仅余一个乔系,赵柘完全可以掌控了,根本不需要他步青甲替他赵柘解决这个,解决那个的。    如步青甲真要参加了朝议。    估计整个朝堂的人都会害怕,朝事都有可能都议不成。    步青甲怕麻烦。    赵柘同样也怕麻烦。    所以。    二人之间,也就开始心照不宣的,谁也不提朝议一事,更是不提什么职事官了。    再者,步青甲原本就已是请辞,如不是赵柘非要给步青甲冠一个官名,步青甲说不定早就搬出了宅子,另寻他处安排自己的这些家人亲人了。    甚至,更是不会插手朝堂之事。    可赵柘却是需要步青甲。    如步青甲回了江南省,或者远离了朝堂。    赵柘他自己也知道,没了曹系,没了孙系,不出一两年,必会有另一个曹系,另一个孙系的。    到那时。    皇朝还是那个皇朝,朝廷还是那个朝廷。    该给北狄西夷纳岁币,依然会纳。    今年快要过去了。    明年到底还纳不纳岁币,这才是赵柘看中之事。    虽不称臣,但这岁币,一直压得赵柘喘不过气来。    而且,皇朝一直以来也是以上朝自居,可向他国纳岁币,这已然不是赵柘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    不管怎么样,他赵柘都需要步青甲。    而当下北狄使团已至皇朝京城,虽未入城,但赵柘更是知道,如这件事情交给他人去处置,这岁币一事也好,还是和谈也罢,终都只是一个过场,没有任何的改变。    如这件事情交给步青甲去处置,或许就会变成另外的模样。    赵柘他为何如此相信步青甲?    原因就在于三位供奉。    三位供奉的弟子,这个身份虽并不是很耀眼,但赵柘却是知道,就凭三大供奉弟子的身份,完全可以力压北狄使团。    更是可以力压朝堂之上所有人。    并非赵柘不相信其他人。    而是他赵枯也找过不少人,但没有人愿意担此事。    因为这些人都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