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6章 分房福利 (第2/3页)
指定的建筑建设单位还是市一建二建,看图纸,搞预算。保相关部门送审,审批等等,专业的人士办得就是快。 从项目成立到审批等,才用了半个月。 高新科技园区的地,基本都归工业用地了。这年头说占用地,基本就是个补偿。 这年头什么户口吃香,非农,城市户口,只要被征用地的那些群体,给你个高科区的非农户口,厂子那么多,再给你们安排个工作。 当地群众也都乐意,补偿不补偿的无所谓,也就那么点钱。主要是能换粮本,生活就有保障了。 不用种地,国家发粮油。运气好,还能进厂当个工人。 这都是多少农民的梦啊! 过了九十年代,农业户口转非农户口,还要拿一万多到好几万左右。 每个城市不一样,叫城市增容费。 大部分是从村里出来到城市做生意,不愿回去的那部分人,因为没个城市户口特不方便。 孩子上学要交借读费,还有暂住证的费用。最麻烦的是,老婆要半年回一趟老家进行妇查。 这是生怕你们在外地多生。 因工作回不去妇查的,他们还会派车来,把你拉回去,车油路费啥的都算你头上。 其他都好说,花钱就完事儿。 所以外地城市工作的人或做生意的人,特需要一个城市户口。于是城市增容费,就这么出来了。 到了后期买房就能落户口。 高科区用地很多,说证,那都是排着队主动要求被征用。钉子户是不存在的。 只要出现个钉子户,都会被众人鄙夷,脑壳有问题,有时候钱买不来户口。弄户口还得找关系托人。 现在给你主导办理,少了多少麻烦事儿,那点征用费还不够托人送礼的费用呢? 有了地和文件,不用大米支付开工费用,一二建就开始挖槽准备建设了。 这几年一二建靠着大米吃得老肥了,和大米基建那些人关系都很铁。隔三差五都请出来吃个饭啥的。 大米的工程都是按照进度来结算工程量的,只要按照合同上说的工程量到了,就给你结一部分,从不拖延。 当然必须在经过质量检验后才行。 一二建知道大米的规矩,哪怕你今天开工,第二天就完成30%的工程量,第三天钱就到账了。 就这么速度。 一般的建筑公司在做工程时,只有个开工费,入场费啥的。之后,干到50%未必给你结款。至于合同上的进度结算,你看看就好。 凡是按照合同走的建筑公司,没几个好的。反正都是在恶性循环中倒下的。 半个月后,职工房开工,还是五个区同时开工,上百栋楼的建设,好大的工程。 工人在得知分房条件后,绝大部分是高兴的,只有小部分讲不公平之类的。 讲不公平的基本都是那些绩效差的,按照往常,这些人再经过一年,还是这个成绩,就要劝退了。 这年头要说个开除啥的,毕竟名声不太好。 让你主动辞职,找下家工作时,问为什么不在大米干了,你可以随便编个理由,什么环境不好,自己不适应等等,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不满意,闹的!对不起,没抬价下了。 收拾东西走人,至于不服,去投诉啥的,劳动局啊!仲裁啊,还不健全。 再说,大米这么大的企业,相关部门也不愿意蹚浑水。大米正在盖职工房呢?他们编制内的房子也不多啊! 好多人也没房子,高科区的领导经常跑大米工厂和老李厂长套近乎,意思就是放一批房源出来。 很多单位没能力盖房,但多少有个小金库,能少买点房子分下去。 当年老李厂子为了盖机械厂新职工房,可是给好多单位许诺过,等盖起来,会匀出多少套来作为利益交换。 老李厂长打哈哈的说道:“现在还不确定能分下多少去,毕竟还有一部分是需要交钱的,交不上钱的肯定会有多余的,到时候由你们来补上。再说,再说。” 事儿是这么应付着,但老李厂长做不了主啊!来跟邢宝华汇报。 “李叔,你统计一下,需要多少套房,咱们拿出几栋来,作为相关单位的礼尚往来。价值就按照我说的十几万一套房,嫌贵的,就拿出咱们的分房条件来,咱们自己职工都按照这个数走,他们要是便宜了,对不起自己的职工啊! 没钱,咱们可以帮着介绍银行,分期付款,让他们单位去付就行。” 这话,老李厂长明白了,说是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