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语文老师金维新  (第1/2页)
    “谁那里还有酒?”一位穿着绯袍,头戴乌纱的文官大声说道。    这人虽然穿着团领的官服,但是官服上早就划出了好几个破洞。    松垮的领口也懒得去整理,甚至连头上的乌纱帽都带得歪歪斜斜。    “还要喝酒?连饭都吃不饱了,喝什么酒?”说话的人是大理寺少卿刘泌。    坐在首位,身穿绯袍的是东阁大学士张佐宸,看着这些人在这里摆烂也不去制止。    另外这个不大的文官营地中还有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光禄寺少卿卢桂生、翰林刘茞等一大批官员。    东阁大学士张佐宸看着这些自甘堕落的文官只能唉声叹气。    现在他说话已经没人愿意听了。    南明朝廷虽然小,但是规制内的官员还是有的。    大学士也有好几位,其中也有能力强的,不过都在外面领兵,比如说在鄂西联络忠贞营的文安之,在粤西组织抗清的郭之奇。    很多文官在跟随永历帝从昆明逃到永昌的路上就已经逃跑了。    稍微有些气节的到乡下隐姓埋名做起土财主。    更多的人是投了鞑子。    住在这里的文官也是分成了好几波人。    有那些无所事事,自暴自弃的。    也有万年策、龚彝、金维新这样原本就是晋王府幕僚的官员。他们忙的不可开交,要处理大量的军中事务。    办事儿的小吏在他们的帐篷与各个军营还有渡口的百姓队伍之间穿梭。    更有像刘茞、胡显这样永历朝忠臣对未来忧心忡忡,却又什么都做不了。    李华在小吏的引导下来到了金维新的帐外,他示意小吏不要通报。    “繁华顿谢三春景,尺幅长留冰雪天。玉宇琼楼都似梦,邮亭揽笔意凄然。”金维新吟罢,似乎抑郁的心情好了很多。    他又从新坐了下来,手头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这段时间有大量的官员挂印而去,这些都是他的事情。    不说这些,就是现在跟随大军迁移的百姓,也要有人跟随管理,这些都要他这个少宰去调派。    一些还愿意做事情的官员都被当成小吏派到百姓队伍中去。    当前的形势,加上晋王的冷落,让金维新感到前途暗淡。    他其实还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文人。    李定国重用他也是因为他的真才实学和办事能力,并非是阿谀奉承。    他现在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就听了马吉翔那厮的谗言,劝谏晋王将大军向西转移呢?    色子头上一把刀啊,要不是自己当初抢了王麻子的小妾,而这个王麻子恰好又驻扎在雅州,    不是这点私信作祟,他也不会听信马吉翔的话。    说来说去,事情的根结还在自己的身上。    另外,他也不想晋王带兵离开他的家乡云南。    在这里他有土著的主场优势,给出的很多建议都比旁人要有分量。    不过金维新倒是没有跟旁人一般想着逃走或是投降。    晋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这样的人在以前的大明,就连一个县令都做不到。    但是现在他却已经贵为少宰,执掌朝政。    况且他出身低微,即使是逃了回去也做不了富家翁。    鞑子能够给的小官,他也看不上。    只能怪自己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