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父子相见  (第1/2页)
    李定国端坐在桌案之后,看似是在思考明天的战事。    但是实际上眉头是舒展开来的。这与他平时想事情的样子完全不同。    刚才亲卫来通报李华回来了的时候。    李定国的屁股很明显在座椅上挪了一下。    但是随即却又毫无波澜的跟亲卫说了一声:“知道了。”    亲卫也知道李定国的行事习惯。    明明心中对世子殿下担心得要命,但是就是不愿意表现出来。    今世的李嗣兴就一直觉得李定国对自己不满意,才会表面上对自己不冷不热。    因此,年少的李嗣兴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    他在处处模仿父亲,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    不过此时的李嗣兴融合了后世李华的记忆。    早就已经能够洞悉这种父子俩之间的微妙关系。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做上位者做习惯了,不善于在自己的家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亲情。    对于李华后世的那个年龄,早就不需要父亲直接在自己面前表达什么了。    因为那个年龄的人很容易就通过对方的举止,领会出相应的意思。    “报告。”外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十三岁的大男孩正是青春期变音的时候,所以李华现在长的虽然帅气,可声音却是一幅公鸭嗓子。    “进来。”李定国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报告的方式,但还是让对方进来。    他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李华这种报告方式有些特别之处。    “孩儿见过父王,让父王担心了。”李华一进来就跪倒在地。    对李定国下跪,李华的心中一点都没有负担。    “你的病已经好了?”    “是的,父王,孩儿的身体已经大好。”    李华抬起头,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跟他一样的国字脸,眉眼修阔,身材挺拔,气宇轩昂。    人们都说李定国是个美男子,果然如此。    在这滇地,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暗恋于他。    甚至有女土司愿意以自己的领地为嫁妆,只求成为李定国的妾室。    但是李定国却很奇怪,只有李华的母亲刘氏一个妻子,甚至连一个妾室都没有。    想到刘氏,李华一阵头疼,似乎是每次碰触到李嗣兴头脑中这段缺失的记忆,李华都会感到头痛。    他从李嗣兴那里得到的记忆并非是完整的。    而是缺失了很多片段。    隐隐中,李华感觉这些记忆片段也许非常的重要。    这个时代的很多事情并没有随着历史流传下来。    以满清人搞文字狱的德性,将大量的明朝历史给泯灭掉也是能够理解的。    这些缺失的记忆总让李华感到好奇,但是又没有人能够为他解惑。    李华在永昌的时候就已经染病,但是李定国并没有花时间来陪他。    以至于后来他跟大部队走散。    这个过程中,李定国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一路上可还顺利?”李定国继续问道。    他的每句话都很短,语气中也没有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关切。    但是李华却拥有一颗成年人的心智,如何能够听不出来。    要是不关心他,这些话李定国其实都没必要问的。    “多谢父王关心,还算顺利,就是遇到了一队迷路的鞑子,顺手消灭掉了,还俘虏了一个鞑子的牛录章京。”    “你是说你们碰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