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江湖是人情世故  (第2/2页)
’的表情。    “咳咳……”    孟可不好意思地岔开话题:“漕帮分舵里的帮众就这么看着自家舵主被打死在门口?”    “不然呢?师公带着上百位师叔师伯和千名门人弟子为师父撑腰。个个都手持长棍,武艺不凡,岂能容得这些空有力气的苦力汉造次?”    徐功冷哼一声,似乎看不起漕帮那群人欺软怕硬的态度:    “他们敢不服?”    孟可摸了摸鼻子,无话可说。    还有什么比师门护犊子更好的事吗?    有,那就是这个师门不仅护犊子,而且门人弟子遍布天下。    这就是清末的的‘武林’。    ……    花了半天的时间,徐师兄把自己行走江湖的经验也传授得差不多了。    金乌飞上天中央,孟可腹中再度传来饥饿感,便打算回周府找点吃食填一肚子。    “诶,师弟,要是在外面被某些势力欺负了,千万别憋着,要跟师父讲。”    就在他走到门口时,徐师兄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开口喊道:“到时候师父会约他们老大出来讲讲道理的。”
    听了这话,孟可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讲道理?    拿什么讲?当然是拳头啊,不然拿嘴巴啊?    今天的事让孟可感觉格外的熟悉。    有种HSH的感觉。    就好像大波豪替宾哥传话,要揾对方老大出来讲数一样。    在他的印象中,武者不应该是持三尺剑,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吗?    怎么还讲起人情世故了?    李雪健老爷子的脸和沙哑嗓音在他脑海中闪过,最终只能自嘲一句:‘唉,终究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他摇了摇头,迈步离去。    ......    年节已过,江南各县各镇的百姓纷纷忙碌起来。    一出元宵,迅哥儿就被周老爷丢去了三味书屋,跟随塾师寿镜吾先生学习。    还美其名曰:既然你觉得你成熟了,那就要为你的成熟付出代价。    当然,从长远来看,提前入学并不是什么坏事。    寿镜吾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先生。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会为迅哥儿留下难忘的印象。    可……十岁的迅哥儿哪懂这个?    他现在只知道以后每天要早出晚归,天天要背诵,日日有作业……    甚至还没时间陪闰土和猹玩了。    去私塾的那天,风儿喧嚣、雪儿飘飘,就差一首一剪梅,他就能化身潮汐海灵了。    看着眼泪不住往下掉的迅哥儿,孟可只好抱着小猹,把他拉到一边安慰:“樟寿,你都多大了还哭鼻子?以后你习文,我练武,相得益彰,不是挺好的吗?你要好好加油,不要到时候我成了一代大侠,而你却还没成为大文豪哦。”    本来情绪还算稳定的迅哥儿,在听到‘你习文,我练武,相得益彰’的时候,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    于是偏过头看了看自家老爹和老爹旁边站着的李管家。    顿时,更加伤心了。    ‘我的抗争到底还是败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