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32章:赵祯:朕应该强势一些(求追读)  (第1/2页)
    三月初四。    午后,垂拱殿。    御案上摞起两叠奏疏。    高约近二尺的那一摞,主张废除新政期间建设的州学县学,改造为书局。    高约半尺的那一摞,主张保留州学县学,继续投入经费,使得民间更多穷苦人家有书可读。    官员们大多都支持废除州学县学。    理由基本为两点。    其一,为朝廷节省开支;其二,这是彻底废除新法的一种体现。    赵祯思索一番后,内心其实是倾向于保留的。    他已被苏良那句‘放眼千年看世界’所影响。    从长远眼光来看——    庠序之教,功在千秋。别的能省,但教化之钱绝不可省。    但是,当下的反对的声音太多了。    主要原因还是:朝廷没钱。    当下,大宋的国库并不富裕。    开支项太多。    三司使张方平多次表示自己恨不得将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但仍然不够用。    一想到这里。    赵祯便再次陷入纠结中。    赵祯揉了揉太阳xue,突然想起一句话:朝堂之事,答案或在民间。    此话,还是苏良说的。    “茂则,备马车,朕要出宫。”    ……    半个时辰后。    身穿一袭月白色长衫的赵祯与张茂则出现在一座名为“贾家茶馆”的大堂中。    周围有十余名便衣护卫,安全无虞。    汴京城读书人甚多,且喜欢议论朝政。    很多家中有钱的书生闲来无事,便总喜欢泡在茶馆中,高谈阔论。    这座位于御街道东侧的贾家茶馆,便是很多读书人讨论政事的据点。    每日下午都是格外热闹。    州学县学的废立争论已在朝堂传开。    民间百姓自然也会议论。    赵祯刚坐下,周围一群书生的议论便已进入白热化。    一位身材瘦长的中年书生,高声道:“那些新政期间建立起的州学县学必定会被废弃,因为范公新政损害的是绝大多数官员的利益,后者自然不愿新政还遗留有成果。而咱官家一向虚心纳谏,定然会听从多数官员的意见。”    “非也,非也。你莫忘了,朝堂上的杜相公、丁副使还有欧阳学士都是支持保留的。”另外一名青年书生反驳道。    “他们支持又如何?若新政没有终止,或许还可维持。但现在,州学县学废立的关键在于朝廷愿不愿意花这笔钱。前两年,我们与西夏打仗,消耗甚多,去年年底又追加了岁币,三司根本没有那么多闲钱!”又一人站起来说道。    “没有闲钱?官员俸禄削减一成,用半年时间,什么都有了!”一个看着也就十七八岁的青年带着一脸怒气说道。    中年书生摇了摇头。    “年轻人,我朝向来主张君王与士大夫官员共治天下,官员的利益自然是首位的,新政为何失败,诸位难道不清楚吗?”    其话语刚落,一旁一位老者便站起身来。    “许三郎,莫要瞎说,我朝虽崇尚言论自由,但你也不能说没谱的事情,官家的心里还是有百姓的,在未曾建设这些州学县学前,百姓不也能正常过日子吗?”    “正常过日子?底层百姓只能叫活命。”    “科举是穷苦百姓改命的唯一机会,而州学县学是能够参加科举的保障,若无机会读书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