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只有养猪这条路了  (第2/2页)
r>    是送给我个猪圈,还是让我建一个?    一时之间,他摸不着头脑。    正疑惑的时候,图纸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迹。    “建设条件:100根木棒,直径10公分,长度3米;茅草50公斤。”    熊贵清反复确认这些文字,他心里有了些猜测。    很明显,这是建猪圈的材料清单。    好像盖猪圈都用这些东西啊,有啥不同吗?    “叮咚,详细信息!”    他心里一抖,赶紧关注。    刷的一下,出现了一片字迹。    “养殖数量:一个养殖期可养殖5头。    成活率:70%。    饱食度:红色饥饿,黄色未饱,绿色饱食。    亲和度:与成活率正相关。    奖励:未知?”    看到这些,熊贵清心中明了,看样子,老天爷划出了道道啊。    自己重生回来,正不知道走哪条路呢,这是让自己养猪赚钱吗?    自己只能跟着走了!    他知道,以后的猪rou都卖到了二三十块一公斤。    养猪有得干!    再有,老爸的优势也是自己的优势啊!    他干饲养员好多年了,有技术有经验。    只要他能指导自己,这不就是一条致富路吗?    再加上有了这个猪圈……    呃……    应该比没有强吧?!    熊贵清望着山林,纾解着自己的情绪。
    自己不能这么混日子,家里太穷了,必须要尝试,行不行都得试试。    前世,他可没往养猪上想。    为啥?    高中生啊,你回来养猪?    养猪不都是没文化的人干的活儿么?!    他宁可在家待业一年,也没想着去沾又臭又累的养猪事业。    可现在的熊贵清不同了,他的思维有了后面几十年的阅历和经验,知道想要发家致富就得发挥自身的优势,现在又有了“叮咚”,傻子才不养猪呢!    在农场养猪有天然的优势。    那就是饲料问题容易解决。    熊贵清记得老爸曾经提过,说管局有文件,鼓励职工个人养猪,还给饲料地呢。    “哎,熊家大小子,你倒是干活啊!”    家属队带班师傅见这小子盯着远处发愣,就气不打一处来。    都混到这份上了,还这么清高?!    赶紧铲地得了!    “贵清,贵清,铲地了。”    老妈余秀华拉了拉儿子的衣角,别惹带班师傅不高兴。    “哦。”    熊贵清摇了摇头,把满脑子浆糊清理掉。    他转身跟着老妈一起排垄。    这块大豆长势喜人。    长长的豆垄笔直的伸向远方。    茂密的豆叶子,细密的绒毛在阳光下慵懒的伸展着,承接着天地间的阳光雨露。    枝杈间,一簇簇的小白花正在怒放。    嗡嗡嗡的小昆虫在花间忙碌。    正是田间管理的好时节!    带头师傅第一个开始铲地。    一把锄头被他使得像活了一般。    这遍地是为了松土保墒,就是保持水分。    这段时间太阳有点大,到现在为止,也只下了几场小雨。    有了干旱的苗头。    见带班师傅一马当先,后面排垄的家属们也都硬着头皮铲起地来。    站在地头上,一股股的热浪从熊贵清的裤脚往上窜。    他觉得,自己的肚皮和胸口都快被蒸熟了。    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大豆垄,眼睛都有些花了。    绿油油的大豆秧子上缭绕着丝丝的热气。    脚底板踩着的大地,就像是一块被烧红了的铁板,让人感到绝望。    望了眼铲到前面去的老妈,他心里烦躁悲愤的情绪又涌了上来。    前世老妈就是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自己都重生了,老妈还是这样。    头上的日头火辣辣的,熊贵清的脖子和手臂被晒得刺痛。    此时,所有人都在渴望太阳能早点落山。    只有这样,才能让蒸笼般的闷热降下温来。    他现在就是在煎熬。    自己的衣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太阳终于挪到了西边的山尖上。    火红的晚霞映的人们脸颊泛着光。    带班师傅终于宣布,收工了。    众人一哄而散,都往家走。    远处的家属区升起数十道笔直的炊烟,在夕阳下格外的温暖。    看着老妈余秀华纤瘦矮小的身影走在前面,熊贵清更是激起了那股不服输的性子。    对,就养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