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61、果壳反击的浪潮(求月票) (第1/2页)
,我真没想重生啊 带着沈幼楚的温柔,陈汉升睡了一个安稳舒适的好觉。 第二天早上来到办公室,他先看了看果壳社区,关于“三星手机炸伤建邺大学生”的消息依然在置顶热帖,不过在其他门户网站上,一条新闻都看不到了。 “这帮狗日的······” 陈汉升骂了一句,不用多说,肯定是被三星公关了。 某些电视台和报纸倒是刊登了相关报道,不过这些媒体的缺点是不能评论,没有什么互动性。 没有互动性,读者可能只把“手机爆炸”当成一个意外事故,并不会往深处去想。 如果像贴吧那样可以评论,大家看完新闻正准备揭过去的时候,突然发现下面的回复,比如: 一楼:垃圾手机,全民抵制; 二楼:伤者还是大学生呢,人家父母得多心疼啊; 三楼:有理由怀疑,三星只把会爆炸的次品卖给我们国家,我建议彻查; ······ 看了这些评论以后,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最后很可能直接加入抵制三星的群体中了,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反对声也越来越大。 果壳网络部的那些水军账号,就是准备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三星想全网屏蔽,陈汉升肯定不答应。 这时,小秘书走进来递过来一份报告,上面是约好采访的几家媒体。 “那就建邺广播电视台吧。” 陈汉升挑中一家建邺本地的主流媒体。 “好的。” 聂小雨点点头:“我让他们带着设备过来。” 按照陈汉升现在的资产,还有身上的话题性,媒体都是需要前往果壳电子采访的,陈汉升只要在办公室等着就好。 “算了。” 陈汉升看了看时间:“我直接去电视台的录音棚吧,这样节省时间,晚上的新闻就能播出来,不然还得等到明天。” 小秘书撇撇嘴,陈部长真想三星马上“死翘翘”啊,多一个晚上都等不了。 ······ 建邺广播电视台坐落在龙蟠中路,建邺这种六朝古都,很多街道地名都充满着文化色彩,比如龙蟠中路,虎踞南路,乌衣巷、中华门······听起来就觉得很有故事性。 电视台的制片主任马华已经等在门口了,陈汉升这种土生土长的本省人,在建邺读大学,又在建邺崛起,天生就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关照。 陈汉升以前和马主任吃过饭,知道这是自己的苏北老乡。 两人寒暄后,马主任开个玩笑:“我以为你还会带着司机秘书一大串人呢,没想到就单独过来了。” “哪里要那么大的架子。” 陈汉升笑着说道:“我妈现在去菜场买菜,还会因为2毛钱讨价还价呢,那些摊主很不高兴,他们都说梁阿姨,你儿子都那么有钱了,你就不能大方一点啊。” “哈哈哈~” 马华大笑一声,抚着陈汉升后背,热情的引导他进入录音棚里。 中国人乡土观念还是很重的,所以数年以后,京东的客服中心会在宿迁落地,因为刘强东就是宿迁人。 现在也就是陈汉升刚刚起步,等积累到一定规模后,港城的官员说不定也会拜访陈兆军,请求陈汉升援助家乡发展。 “本来我打算亲自主持这个专访的。” 马主任一边走,一边说道:“不过咱们台有个主持人,她说和你认识,所以就让她来采访了。” “哦?” 陈汉升想了想:“叶绮吗?” “对。” 马主任解释道:“小叶原来在江陵区电视台,春节后就调上来了。” 陈汉升恍然大悟:“叶师姐很努力,理应获得更大的平台。” 叶绮家里好像有些背景,再加上平时工作也很负责,这种“比你有关系,还比你努力”的人,升职往往都很快。 正说着的时候,叶绮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陈汉升打量一下,叶绮剪了一个遮耳的短发,看起来比以前利索很多,大概是在市级电视台的原因,气质也更加成熟了。 唯一不变的是,她还是很喜欢带着一副亮晶晶的耳坠,走起路来一闪一闪的发光。 “上午好,陈······” 叶绮刚要客气的打招呼。 “叶师姐,好久不见啊。” 陈汉升也主动伸出手。 听到“叶师姐”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