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4/6页)
刘新民眉头紧皱,怎么都想不通其中的关键。 看到刘新民一脸思索的样子,李兴文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多想了,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就行了。” 刘新民点了点头,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开了。 不管怎么样,按照李兴文说的去做总是没有错的。 这么费脑子的事情,刘新民觉得还是不要多想为好。 李兴文要做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猜得透的。 在叶家村待了一天后,李兴文便带着一家人回了李家村。 刚到家里,村支书李太河便又上门了。 这次他来李兴文家里的,目的还是为了祠堂的事情。 “兴文,村里其他人都答应了,愿意出钱修祠堂。”李太河带来了这么一个消息。 李兴文微微点头,“大家都愿意,我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我和我二哥一人捐一千。” 说完之后,李兴文便直接拿出了两千块钱。 看着李兴文手上的两千块钱,李太河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在李太河看来,修祠堂这件事情对李兴文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大事。 只要李兴文指头缝里稍微漏一点,就足够了。 有了李兴文带头,相信村里其他人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村里其他人稍微出点钱就行了,大头还是得李兴文出。 现在李兴文手上这两千块钱,真的把李太河给整懵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李兴文竟然只出这么一点钱。 要知道村里其他人,每家最多出个一百,两百。 按照这么算的话,修祠堂的钱是远远不够的。 李家村的祠堂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到处是破破烂烂的。 说是修祠堂,其实基本上等于推倒重建。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一,两万块钱根本就不够看。 李兴文现在就出两千块钱,剩下的钱李太河根本没有办法凑齐。 真要是这样的话,李太河根本就没办法给村民一个交代。 现在的李太河,可以说是骑虎难下了。 这钱他要是接了的话,后续的钱他是没有办法补齐的。 可要是不接,李太河同样不会有好下场。 李太河连续两次来找李兴文要钱,现在李兴文愿意出钱了,他又不收,这不等于得罪了李兴文。 “兴文,你就捐一千块钱吗?”李太和忍不住问道。 李兴文笑着点了点头,“没错,我和我哥就捐这么点,剩下的你去找我爸。” 李太河微微一愣,立马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李兴文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他父亲。 想清楚了这一点,李太河的担心顿时就一扫而空。 “兴文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李太和笑呵呵的把钱收了起来。 李太河在村子做了这么多年的支书,自然不是什么愚蠢之人。 现在李兴文说的这么清楚,李太河就知道后面的事情要怎么办了。 李兴文出这么点钱,并不是他小气。 他这样做,是为了把这个名,让给他的父亲。 看来剩下的钱,必须要以李桂民的名义捐出去才行。 想到这里,李太河心里十分的感慨。 当初的李兴文,可以说村里没一个人看好他的。 没想到两年的功夫,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难道李兴文真的是在一夜之间,就完全开窍了? 带着这种怀疑,李太河直接去找李桂民了。 这件事情,李太河必须尽快办下来。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没再多关注。 上次该跟李桂民讲的,李兴文已经全部讲了。 相信李桂民十分的清楚,接下来这件事情要怎么做。 过年期间,李新文除了拜年哪里都没有去。 李兴文可以说完美的实现了他的诺言,过年期间要好好的陪陪家人。 初八这一天,飞龙正式开始营业了。 李兴文亲自赶到昌东,给管理层一人发了一个大红包。 对于李兴文而言,今天其实没他什么事情。 有罗阳华和陈建新在,公司的事情基本上都处理的差不多。 李兴文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发红包。 至于下面的员工,罗阳华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红包。 过完年第一天上班发红包,已经成了飞龙的一个习俗。 开业第一天罗阳华他们召集了全部管理层,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会议。 李兴文全程旁听,一句话都没有说。 总体来说,罗阳华他们安排的已经相当到位了。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李兴文自然没有必要再浪费大家时间。 有这些时间,用在飞龙发展上才是最合理的。 “李总,关于工作这一块您还有什么补充吗?”罗阳华问道。 李兴文摇了摇头,“没有了,大家都去忙吧。” 其他人走后,会议室就剩下李兴文,罗阳华,陈建新,沈初柔和巫浩波。 毫不夸张的说,会议室这几个人,基本上可以决定飞龙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 李兴文把他们留下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的。 关于飞龙今年的发展,李兴文觉得必须给眼前几人透个底。 他们必须提前有准备,才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要怎么做决断。 “对于飞龙新一年的发展,你们有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