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这考题真没节cao  (第2/2页)
卷里就不是开玩笑的事了……    你写得深刻,人家没准儿说你诽谤朝政,该杀该剐!    你写得潦草,有的考官会觉得你没骨气,无胆无识!    可不管怎么说,没骨气不是死罪,诽谤朝政可是要砍头的呀……    综上所述,第二卷是大家公认最难考的。    至于第三卷,考的是诗词歌赋,有的考官相当在意这个,学子们也都十分乐意在考卷上写出得意的佳句,说不定考官大人读得高兴,拍案而起,高中三甲就有戏了。    而一首真正的好诗好词,经过这些大人物的宣传,也会迅速传扬出去,为学子本身带来知名度,试问谁不乐意?    易辰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考,此时更是下笔如飞,写得极快!    第一卷考经史,不好意思,他平时最爱读史,考卷上这些题目对他来说,跟小儿科一般,随手就能解答。    至于“经”这部分,易辰也不怕,好歹读了五六年的书呢,他可没偷懒,再加上娘亲给的脑袋瓜子聪明,拿来应付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可惜,他还是有点高估了出题者的节cao,比如下面这一题:“大华朝文昌历二八三年,黎阳王率军南征,麾下三名爱将接连战死,为振奋军心,黎阳王作祭文三篇,祭奠英灵,遂策马扬鞭,率军大破敌阵,杀敌万余,大获全胜!问:三篇祭文分别为何名?请默写其中一篇。”    这……这题出得岂止是没有节cao?简直是没有下限嘛!!!    要知道,大华朝还在大洛朝之前,文昌历二八三年,那算起来就是两千多年前啊!
    这段历史既不像上古时代那么波澜壮阔,又不像如今的大洛让人耳熟能详,出这方面的题,委实有点儿偏门了。    至于黎阳王,此人是那一朝皇帝的哥哥,据说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文能提笔著书,成就一代大儒之名,武能骑马上阵,为大华朝开疆拓土!    这样一个奇人,死后当然是入了圣贤庙的,从此享受千秋美名,万代香火。    以他入题考经史,倒也没什么,可问题就在于:黎阳王一生著书三十余部,不敢说部部经典,起码也都值得一读吧?这些典籍你不考,偏偏要考那三篇祭文……    妈的!这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题目?他的脑袋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挤了!?    思来想去,易辰只能说一个字:“cao!”    这道题,他自问是答不上来的,以前翻书的时候,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却没工夫细看那三篇祭文的内容——玛格碧!有这工夫,还不如多练几篇字帖。    正当易辰想放弃的时候,识海中那部薄薄的《圣贤书》忽然动了起来,自动翻到其中一页,并射出了一条匹练般的光带。    易辰眉头一皱,忙开启灵犀之眼,朝光带上看去。    “文昌二八三年冬,葬爱将明远于南疆之乌灵山,而奠以文曰:呜呼!你我相识于少年,结义于青年,征战沙场十余载,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我擦!!!    易辰心中狂喜,虽说他不记得那三篇祭文的具体内容了,但大概印象还是有的,这篇《祭明远》的开头就是如此,绝对没错!    他奋笔疾书,将祭文全篇写在了试卷上,一气呵成!    写完之后,这货又用灵犀之眼看了一下,只见另外两篇祭文也历历在目,甚至黎阳王的其他著作都陈列其中,只要他想看,随时可以阅览。    这……    易辰愣了一会儿,又尝试着去想一篇《论语》,再想《春秋》。    果不其然,金书中又飞出了一条光带,灵犀之眼随便一扫,就可以确定:真的是孔圣著作无疑。    这……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信息库外加智能搜索引擎嘛!~    易辰喜不自胜,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由于考题上说了,只需默写其中一篇即可,所以他也没有卖弄,直接摊开第二卷开始答题。    这一卷考的是时政要闻,由于前两年大洛东征,讨伐东北边的翼人,惨胜而回,所以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连这一届的科考都以此为题。    易辰前世就是个军迷,对这种事当然是持续关注的。    他曾仔细地看过资料,发现大洛的远征军在很多方面都有缺陷,首当其冲要改进的就是军种问题——太过单一!    人家翼人天生就长着翅膀,占着空中优势,你弄个步兵加骑兵的阵容跑过去讨伐人家,怎么着,吓唬谁啊?人家一支纯空军,还怕你不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