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赛博狂潮与无趣荒废的现实  (第1/2页)
    地铁吱呀地进了终点站,与其他的列车一起准备维护和检查。    各个外卖机器人陆续下车,把流水线制作的标准饭菜,送给那些在家里工作了一整天的人们,或者是刚从“出发舱”里出来的放学小孩们。    绅士和朋克青年向着商业街走去,宁惟玉与他们分开后,便随着机器人们走向了另一边,。    这也许是一群资本家开的玩笑,三四平方公里的占地,不过一栋大楼。    从外面看过去,会发现有些楼层不会住人,而是设计成物资储存处。    每层楼中都种植着仿生机械树和改造树木,生物和化学反应式的进行,为大楼补充了呼吸的消耗。当然还有一些细小的空气通道,换气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些风力电能。    蜗居大楼有许多无需日照的承重柱,则会贴满了高效率的太阳能板。    大楼内划分有公共的活动室和休息区,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功能也随着大楼的演变而不断完善。    外卖机器人们在街上长长延绵,进入了不同楼栋的入口。    它们把一份份餐点放入大门口前面,可以直达任意楼层的外卖电梯中。    不用再设置什么按钮,电梯所携带的简单AI便依照客户住址,将多个餐点分别送到对应的几个楼层。    楼层中的房间传送带会第二次分拣,将外卖又分别送到各个房间的取餐窗口那。    宁惟玉路过的时候,看到了那个掉了半块太阳能板外壳的黄色送餐机器人。    它被拒绝进入了一个大楼,原因是门口的机器保安判断它外观破旧,不仅有损大楼的形象,也是中介公司对他们顾客的不尊重。    屏幕后面那个外卖员急得要命,他的顾客通过赛博网连接到了这台外卖机器人的摄像头。    那个顾客已经催了他好几次,要他赶紧送餐。    而它却不得不依照蜗居物业的要求离开这里。    铃声响起,男人和女人打开了他们的房间的取餐窗口,然后大快朵颐。他们许多人过着不出门的生活,在蜗居中便完成了一天的所有活动。    许多人会发觉身体越发僵硬,身上的脂肪似乎提醒他们,是时候再去做全身减脂手术了。    或者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去无痛运动公司的场地戴上催眠面罩---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一场亲自体验的流汗运动。    再往前走,蜗居的集群建设大同小异,栋栋数百层的高楼遮住了内城的夕阳,人造光源将空空的街道照得分外冷清。    狭小的天空下,有的人顺着全落地窗设计的透光楼层走廊在那绕圈跑步。有的人则会成天呆在出发舱里上网。    许多人,早已习惯不生活在自然风吹拂的地方。    毕竟,当一个巨大的建筑里它可以满足你所有人生的需求,从你出生产房,到学习知识和与异性交往的各类活动都可以被满足时,人的欲望被缩小到了蜗居的小空间里。    明明在赛博空间里,他们能看到无人机拍摄的极光实景,能越过波涛汹涌的海峡然后与索马里海盗互相袭击,或是控制着虚拟化身亲自翻越珠穆朗玛峰峰顶。    他们还可以复原,去亲身经历第三次反核武器战争时候的经典战役。    又或者经历前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化身成飞翔的鹰雀穿梭汹涌的海洋,在末日游戏里,和丧尸来场刺激的徒手搏击,在没有救援的情况下于末日地下室里求生。    室外活动并没有书本上描写的那么美好,在无人的街头,在没有折光玻璃和空气净化器的环境下,在大气被污染而臭氧层破损的世界中。    人们并不是天生喜欢丑陋的,所以我们总是向着美丽看齐。    从美丽的人到美丽的风景,美丽的现实转到美丽的虚拟社会。    相比起来,云端世界才像是真实的三维时空,而现实,就像扁平的二维画像。    没有可以呼出的面板或者重置人生的机会。    人类并不喜欢这个沉重的现实世界。    蜗居里的人,也已经离不开出发舱。    宁惟玉走过了一群还不被允许连接云端,躺在出发舱里的小孩子们。    他们都身穿着长袖长裤,在一个天空被笼罩和保护的小公园里玩耍。每个小孩旁边都跟随着一个随从机器人。    穿过!穿过!穿过!    蜗居大楼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数十米高,有的高出地面数百米直达云端。    蜗居大楼之间的间隙,在一车勉强通过的宽度和一个广场宽度之间徘徊。    不仅是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