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黄总的疑惑  (第2/2页)
r>    尤其在电子产品的销售方面,整个东南亚都他的市场。    但是到了美利坚,看到他所自豪的电子产品,不过是人家早就淘汰的技术。    尤其是那种彩色电视的普及率,让黄总目瞪口呆。    在这次出行中,黄总才真正认识到,两国在科技方面的差距。    “说真的张总,等我家孩子大了,我一定把他们全部送去美国,好好学学人家的先进技术。”    “等学成以后,再回来报效祖国。”    这话张宇也就是听听,真要去了美国,到时候回不回来还不一定呢。    不是每个人都有钱教授那种爱国胸怀,甘愿放弃优渥的条件,回国帮助国家腾飞。    当然,这事也不能太绝对,万一回来了呢。    有想法总是好的,至于能不能实现还待商榷。    不过张宇不想打击黄总,接着黄总的话往下说。    “行,你有这个心,不错。”    “不过,差距不是鸿沟,我们是可以追赶的。”    “就像我的机械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外的合作商不也挺多。”    “我们的机器,在国际上很受欢迎,这不就是努力的结果嘛!”
    “这次购买摩托罗拉的生产线,不就是为了我们能追上他们,才成立的公司嘛!”    “我们这一辈的努力,就是要给我们的后背打下腾飞的基础。”    “以后等你我退休了,总不能给孩子们留下个空空如也的底子吧。”    “所以,咱们得尽快组装生产线,组装的同时,我们尽快和湾湾基电达成合作。”    “我不信,湾湾基电放任这么大的市场不管。”    “不过,在合作的时候,我们尽量让港区的高层去谈。”    “那边对我们内裤很避讳,我们尽量不要让他们察觉到。”    “我们的目的,就是拿到制造芯片的核心技术,这才是我们重中之重。”    “不然,在未来,芯片将会成为卡我们的脖子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避免这个局面,抓住机会,早点挣脱被封锁的局面。”    “所以我们和摩托罗拉的合作不能停,组建生产线将是我们的第一步。”    “有了美利坚背景做遮掩,湾湾基电会放松对我们的警惕,这将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接下来的这十多年,在回归之前,这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见识过前世那种窘迫的局面后,张宇抓住机会打破它。    被动的局面,经历一次就够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    “张总,你知道吗?”    “我一直觉得,你像开了天眼一样。”    “在其他人还在为吃饭努力的时候,你已经把目光放到十多年后了。”    “你是会算啊还是怎么着?”    “尤其这次通讯公司的组建,这可是和你的本职工作,差了十万八千里,你怎么就这么看好呢?”    黄总的这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    张宇第一次从京城到G州找他合作电子产品的时候。    当时黄总就很费解,就是他当时也是见识到港区的电子产品,才萌生出来的想法。    但是张宇一个远在北方,远在京城的地方,竟然对电子产品的了解,比他这个亲眼见过的还了解。    正式这份好奇心,才使得黄总愿意和张宇合作。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卓越眼光,准时给黄总上了一课。    要不是现在没有穿越这个词,不然黄总研究怀疑张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