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8章 你想在高庙当殉道者?朕不给你这个机会!  (第3/3页)
2' class='gcontent2'>    “是不是你联络世家大族及郡国守相闹出的霍匪之乱?”    “是的。”    “是不是你命张彭祖在西域都护府行谋逆之事,蛊惑皇长子柘擅离乌垒城?”    “是的!”    “是不是……是不是你谋划的这场长安大乱的?”    “是的!”    君臣二人一问一答,其间没有任何的停顿和卡壳。    问话的天子看不出太多的怒气,回答的张安世似乎也没有怨怼之情。    在这躺满死尸的高庙门前,在这刺鼻的硝烟味中,两人非常平静——就像平时君臣奏对一样平静。    张安世扛住了所有的罪名,没有丝毫回避。    最后,刘贺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张安世仍波澜不惊。    “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就能代表民?”刘贺言语中有一些不屑。    “士农工商,士乃四民之首,世家大族之心,当然算是民心。”张安世不面色不改地说道。    “这问题,在十几年前的前殿,在张老妪和刘德比功的时候,朕应该解释得很清楚了……”    “许多人当时就已经明白了,张公更是痛哭流涕,三番五次地说自己明白朕的意思了……”    “朕还想问问张公,到底是当时在敷衍朕呢?还是后来有了新的见解,才做出这歹事的?”    刘贺背在身后的手握成了拳头。    “当时老臣自然听懂了,也明白陛下的苦心……但老臣没有想到陛下会坚持十几年,更要立刘柘为储君。”    “那朕也明白了,你们一直在等,等朕早点大行,盼着新君登基,而后改掉所有新政,让大汉重回昔日。”    此时,恰好起风了。    寒风吹过,张安世凌乱的头发和胡须上下翻飞,如同风中的枯枝乱草,让他更显憔悴。    而后,这个位列中枢几十年的老臣,用一句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是啊,陛下为什么不早点死呢?”    刘贺故意摆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此刻才完全想明白其中的奥妙。    “樊克,这些话都记下来了吗?”    “记下来了。”    “日后你写史书的时候,一定要将今日朕与张公的这番奏对记下来,不可跟更改一个字。”    “微臣尊命。”    刘贺向身后的樊克交代完之后,视线再次落在了张安世的身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公放心,朕不会讳言今日之乱,天下之人都会知道今日种种……”    “朕的功过是非,自然也留给后人来评判。”刘贺正色道。    “陛下若能如此,老臣走得也欣慰一些了。”张安世笑道,心中的石头好像终于放下了。    “那张公可愿意束手就擒?”刘贺再问道。    “陛下,今日恐怕是世家大族的绝唱,老臣既然是世家大族的首领,怎能束手就擒,受辱于囹圄?”    对张安世来说,此刻投降,不是最体面的结局。    他要利用这高庙,誓死反抗,给世家大族留下一个念想。    刘贺只觉得心中好笑,更觉得对方可悲。    张安世想用一场激烈的拼杀来为这场谋逆落下一个结笔。    一旦壮烈战死,那张安世就会成为世家大族的殉道者,从此流芳百世,成为世家大族追忆的楷模。    这样一来,他可以给残存的世家大族埋下一颗火种。    这小算盘打得很响啊。    但刘贺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张公的选择,朕虽然不齿,但是也钦佩!”    “多谢陛下成全。”张安世说罢,转身就准备回到高庙去。    行至半途,张安世突然又停了下来,转身向天子行了个礼。    “陛下,张婕妤和两位皇子都并未参与此事,请陛下明察。”    “朕知道,此事你不必担心。”    “陛下圣明!”    张安世再无多言,带着想要一起赴死的杨恽等人退入了高庙。    那高庙的院门再次缓缓地关上,最后的拼杀似乎在所难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