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寇可往,汉军亦可往(求追读)  (第1/2页)
    一边的范明友还想要争什么,但是被霍光用眼神打断了。    满头华发的赵充国禁闭双唇,沉默了片刻,说道:“寇可往,汉军亦可往。”    这短短几个字,赵充国说得豪迈万千,似乎那个将星云集的时代,回来了。    连同范明友在内,所有的人对不禁对赵充国肃然起敬。    “好,那此次出征,仍然由赵老将军任主将!”霍光做了最后的决定。    “唯!”    ……    从高祖皇帝开始,大汉就连年用兵,几乎就没有中断过。    孝武皇帝发了《轮台诏》之后,大规模的用兵总算是少了一些。    尤其是孝昭皇帝即位以来的这十几年,主动出击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被动还击。    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士人大族需要休养生息,大汉也需要休养生息。    虽然用兵的次数减少了,但是大汉朝堂调兵遣将的效率仍然是非常高的。    霍光等人一番商议之后,就把大致的进兵方略定了下来。    此次出征,总共要调遣十五万兵力,分五路进军。    以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再加上度辽将军范明友和前将军韩增。    除此之外,还要派一校尉去联络乌孙军队,里应外合。    这个用兵规模,几乎超过大汉历次对匈战争的规模了。    不过,这仅仅只是粗略的进兵方略,距离大军出征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各位将军会在霍光和赵充国的领携之下,定下细节。    ……    当赵充国从逼仄的尚书署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他面色凝重地向宫外走去,一言不发。    他一直走到前殿前方的的丹墀时,才停下了脚步。    站在这高台上,白须白发的赵充国背着手,用一双剑目极目远眺。    在天边,他看到了一片姹紫绯红的夕阳。    像极了赵充国曾经在战场上看到的汉匈两军士兵流下的血。    夕阳还很热,照在赵充国的身上,让他感到些许暖和。    征战几十载,他的身上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的伤痕。    年轻的时候,这些伤不痛不痒,但是到了这个年纪,就开始如同蝼蚁一样,一点点地啃噬自己的骨rou。    不知道多少個雨夜,赵充国在榻上辗转反侧,疼得死去活来。    但是只要他走出自己的寝室,一切的疼痛都会退去,他又是那个受到大汉将士尊重的老将军。    今日天气很好,那些旧伤没有发作。    但是在阴冷逼仄的尚书署里跪坐了那么旧,身上仍然有一些酸麻。    站在夕阳之下,晒一晒暖,可以让他舒服不少。    此时,稍晚一些离开的范明友等人也走了过来。    “末将问赵老将军安!”范明友带头,其余几个人也纷纷向赵充国行礼。    “再有半个时辰,天色就要暗下去了,赵老将军军务繁忙,不急着回府吗?”范明友面白无须,一双三角眼显得有一些刻薄,除此之外,是一副英武的模样。    范明友只说了几句话,就提了两次“老将军”,还故意把重音放在了“老”字上,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在尚书署里坐久了,身上的骨头酸痛,想要晒晒太阳再走不迟。”    “这夕阳确实美,只是已经快要到落山的时候了,老将军若是想要晒太阳,还是要早上出来。”范明友言语中似乎有些不敬,为的还是赵充国抢走了自己立大功的机会。    乌桓只是大汉的小患,真正想要在大汉留下自己的英名,还是要向冠军侯一样北逐匈奴。    范明友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一个立功的机会,为何自己的老泰山不让给自己。    “呵呵,范将军说得对,老夫明日就早起,看一看那早上的太阳。”赵充国对范明友这军中后辈的不敬没有丝毫的愠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